發展寶寶的藝術潛能,關鍵在於培養寶寶對審美要素的感受力。但家長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對寶寶藝術潛能的發展也不要盲目跟風,要審慎對待寶寶藝術潛能的開發,因為寶寶在不同的年齡段其智力水平和發展情況也是不一樣的。皮亞傑就一直強調“對嬰幼兒早期教育必須循序漸進地進行”,這樣就可以避免寶寶的藝術潛能在尚未萌芽之前就已枯萎。
1.和寶寶一起聽音樂
成長目標:
培養寶寶的音樂感,感受不同樂曲的曲風特點,促進寶寶的智能發育以及情感發展,鍛煉寶寶的聽覺。
簡單準備:
寶寶吃飽喝足、清醒的時候,準備一些輕柔舒緩或明快的音樂。
現在開始:
①家長和寶寶側臥在床上,一起靜靜地聆聽一些輕柔舒緩或明快的音樂。
②播放第二遍時,家長抓住寶寶的小手,隨著音樂的節奏揮動寶寶的小手臂。如果音樂是明快的,動作可以歡快些;如果音樂是輕柔舒緩的,動作可以輕柔些。
還要知道:
寶寶在出生前,聽覺就已經開始發展了,它們能區別聲音的高低與強弱。給寶寶聽音樂時,應選擇中等音量,每次隻聽一種性質的音樂,每次持續5分鍾左右。隨著寶寶的成長,家長可逐漸增加一些適合寶寶聽的活潑些的音樂,玩的次數也可以酌情增加,但一定要在寶寶清醒的時候進行。
2.寶寶的藝術畫廊
成長目標:
發展寶寶對特征明顯事物的注意力以及對畫畫的興趣,促進寶寶的視覺發展,培養寶寶愉快的情緒,促進親子感情。
簡單準備:
圖片卡(20×20厘米)若幹,爸爸媽媽的黑白照片兩張。
現在開始:
①家長拿出黑白圖片卡,並在上麵分別標好序號:1、2、3…每次隻給寶寶看兩張,看看寶寶對哪張圖片的注視時間長,這就說明寶寶對哪張圖片有所偏愛。
②再讓寶寶看看爸爸媽媽的黑白相片,指著媽媽的相片對寶寶說:“媽媽,媽媽。”指著爸爸的相片對寶寶說:“爸爸,爸爸。”看看寶寶又會作出怎樣的反應。
還要知道:
圖片最好放在距離寶寶眼睛20厘米的地方,圖形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不斷變化,還可自己製作一些簡單形和複雜形的圖片讓寶寶觀察,看寶寶喜歡什麼形狀。
3.印腳印
成長目標:
培養寶寶對色彩的興趣,加深寶寶對腳的認識。
簡單準備:
小雞和小貓的腳印圖片,白紙,紅色顏料。
現在開始:
①家長出示小雞和小貓的腳印圖片,引導寶寶觀察小雞和小貓的腳印圖片是不是一樣的。
②家長將白紙鋪在地板上,將紅色顏料抹在寶寶的腳底,雙手扶著寶寶的手臂,讓寶寶行走在白紙上,留下幾個腳印。再讓寶寶觀察自己的腳印和小雞、小貓的腳印有什麼不一樣。
還要知道:
剛開始,寶寶看著圖片可能隻會咿呀呀,沒關係,這可以建立寶寶對色彩的第一印象。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寶寶就知道怎麼區別腳印和各種顏色了。每次做這個遊戲時家長可以變換不同的顏料,也可以把印好腳印的紙放在地板上,和寶寶一起踩腳印,以此加深寶寶對各種顏色以及腳、腳印的印象。
4.蹲蹲舞
成長目標:
提高寶寶的樂感,訓練寶寶的平衡能力,促進寶寶的體能、左右腦和諧發展。
簡單準備:
表現力強、節奏明快的音樂。
現在開始:
①家長先播放表現力強、節奏明快的音樂,然後扶著寶寶,讓寶寶站在自己的腿上或椅子上。再放鬆手腕,讓寶寶一蹲一蹲地在自己的腿上或椅子上跟著音樂的節奏跳舞。
②家長不斷變換玩法,比如給寶寶戴上小貓的頭飾,可以配合兒歌:“小貓小貓喵喵喵,蹲在地上吃小魚。小貓小貓喵喵喵,站起身來伸伸腰。”
還要知道:
讓寶寶學習蹲跳遊戲對寶寶保持平衡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寶寶練習行走的先決條件。但遊戲要在寶寶吃飯後再過一段時間進行。另外,這個階段的寶寶的支撐力還比較弱,所以遊戲持續的時間不宜過長,不要讓寶寶感覺疲勞,用力要輕緩,以免傷著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