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研究顯示,嬰兒期缺乏擁抱的寶寶愛哭易躁,而經常被觸摸和被擁抱的寶寶心理素質要比缺乏這些感受的寶寶健康得多。其實,寶寶的情感表達方式簡單而直接,對寶寶來說,最好的表達愛的方式就是給寶寶一個溫暖的懷抱。通過親一親、抱一抱,告訴寶寶你對他的愛,他就能夠感受得到,並會給予回報。
7.逗笑寶寶
成長目標:
刺激寶寶感覺的分化和成長,促進寶寶自由表達情緒體驗,促進寶寶上肢動作的發展。
簡單準備:
不同質地的物品若幹。
現在開始:
①用一些不同質地的物品如羽毛,輕輕觸碰寶寶的臉頰,觀察寶寶臉部表情的變化。這時,寶寶可能會微微睜開眼睛尋找物品,也可能會“咯咯”地笑起來,並舞動自己的手臂企圖去抓住觸碰他的物品等。
②家長可以撓寶寶的胳肢窩、小腳丫的背麵,逗引寶寶笑出聲音來。
③家長用手在自己的嘴上打“哇哇”,再握住寶寶的小手在他的小嘴上打“哇哇”,使寶寶手的動作與發出的聲音相配合,這時寶寶一定會“咯咯”地笑起來的。
還要知道:
家長要注意玩具的質料,玩具不要有尖角,不能對寶寶產生傷害。另外,要促進寶寶情緒情感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就要注意培養寶寶的積極情緒情感。平時家長應多和寶寶進行一些互動活動。同時,觸覺也是寶寶探索世界的基本途徑之一,有助於建立寶寶的安全感。如果寶寶對玩具有抗拒行為,家長不要操之過急,可以邊唱兒歌,邊分散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慢慢適應。
8.袋鼠媽媽
成長目標:
和寶寶分享自己的喜好,培養寶寶的愉快情緒,增加親子情感,促進寶寶語言與動作的聯係。
簡單準備:
安靜的環境,寶寶背袋。
現在開始:
①媽媽用寶寶背袋,將寶寶綁在自己的肚子上,讓寶寶背向自己,先用自己的額頭輕輕碰一下寶寶的額頭,並親切地叫寶寶的名字,說“碰碰頭”,使寶寶產生愉快的情緒。
②讓寶寶和自己一起看看報紙、電視劇,或者整理一下公文包,也可以主動和寶寶聊聊白天工作上的事情,或講故事給寶寶聽。
還要知道:
家長要懂得和寶寶分享自己喜歡的事物,這樣等寶寶長大後,就有談心、遊戲、活動的好夥伴啦!經常和寶寶輕輕碰碰額頭,可以增加親子情感,引起寶寶的愉快情緒。
0~6個月寶寶的藝術潛能發展
很多家長會發現,有的寶寶哭的時候,如果家長給他聽一段旋律優美的音樂,他就會馬上停止哭泣,靜靜地聆聽音樂。著名鋼琴家顧聖嬰的父親就曾回憶道:“剛滿月的聖嬰躺在搖籃裏,媽媽在放唱片,小聖嬰閉上眼睛安靜地睡著了。可是,當一曲終了,媽媽換唱片時,小聖嬰就不安起來。小聖嬰睜開眼睛,左顧右盼,似乎在尋找什麼。當樂曲重新響起來時,孩子又安靜了。媽媽驚奇不已,把這一發現告訴家裏人和親友們,並一次次地‘表演’,屢試不爽。”
音樂能起到陶冶寶寶的性情、調節寶寶的情緒、促進寶寶聽覺能力的發展等作用。家長都知道,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裏時,家長就可以放一些純淨悅耳的胎教音樂對寶寶進行胎教。這樣寶寶就會在音樂中快樂地成長。所以,寶寶出生後,家長也別忘了讓寶寶多聽聽音樂。給寶寶聽的音樂最好不要有雜音,音調要準確,否則容易損傷寶寶的聽覺辨別能力。
一般來說,3~4個月是培養寶寶各方麵潛能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家長可以逐漸培養寶寶的藝術潛能,比如,寶寶醒來的時候,媽媽可以用音樂般悅耳的聲音和寶寶講話,用柔和的音調給寶寶唱歌聽。在寶寶吃飽、情緒穩定的時候,或者在每天晚上臨睡前放輕柔的音樂陪伴寶寶入眠。也可以在給寶寶換尿布或洗澡時為他哼哼曲調等。6個月內的寶寶非常喜歡看黑白圖片以及白紙上描畫的圓形和四方形。家長可以在寶寶床的附近掛一些大的黑白圖片,給寶寶一些安慰,愉悅寶寶的心情。但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家長要經常更換不同顏色、大小的圖片。
寶寶的世界總是很奇妙的,特別是出生4個月後的寶寶,他們會漸漸表現出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會用各種動作去探索身邊的一些小事物。這個時候,如果家長不能營造一個輕鬆適宜的學習環境,寶寶的一些能力容易因得不到表現而消失掉。所以,家長要盡量創造一種快樂自由的氣氛,盡量安排一些要寶寶使用身體和手來完成的遊戲。比如,讓寶寶去尋找小糖豆;播放輕快的音樂,讓寶寶跟著節奏在媽媽的保護下自由扭動;握著寶寶的手,讓寶寶盡情地敲打各種炊具,隨意塗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