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記得七年前,當我還是本科二年級的學生時,我每天白天不僅要處理好學習中的問題,而且還要參加社團活動,晚上還要勤工儉學。這些事情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的儲物櫃裏存放著大量的零食。每天晚上下班回來,我就會不停地吃東西,直到我的胃撐得難受才會停止。短短半年的時間,我的體重增加了20斤。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強迫自己不儲存零食,並且下班後到操場上跑步一小時。這是一種對我十分有效的方法,它不僅幫我緩解了壓力,還減輕了我的體重。這就是蘇珊·阿爾伯斯所提出的食物以外的自我安撫方法之一。
在經濟、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每天都麵臨著大量的事務,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應對這些情境需要花費人們大量的精力,這就導致人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他們自身,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尋找緩解壓力的自我安撫方法。為了快速獲得安撫,人們往往采用吃東西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很簡單,而且在短時間內能讓你擺脫煩惱。但是,吃東西會帶來很多的消極影響。當人們從吃東西的麻痹狀態中清醒過來後,現實的問題會再次將他們籠罩。而且,飽脹的胃部也會讓人感覺不舒服,損害人們的健康。長此以往還會導致體重的增加,從而加劇人們的苦惱。
蘇珊·阿爾伯斯博士注意到吃東西的消極作用,因此,在其多年體重管理和飲食障礙的理論研究及臨床谘詢經驗的基礎上,她撰寫了本書,詳細闡述了解決情緒性進食的實用技巧。本書所介紹的50種安撫技巧可歸為五個領域:正念、改變想法、使你的身體保持平靜、分散注意力以及獲得他人支持,本書第3、4、5、6、7章會分別對五個領域進行詳細闡述。
在本書中,蘇珊·阿爾伯斯一直強調注意力的作用。她認為,現代生活如此繁忙,以至於大多數人在麻木的狀態下度過每天的時間,沒有意識到導致情緒性進食的事件。因此她提出要關注你的身體和心理,有意識地改變你的想法、有意識地放鬆、有意識地分散注意力,以及有意識地尋求社會支持,從而消除用吃東西來自我安撫的習慣。
從本書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阿爾伯斯是一名理論基礎雄厚、實踐經驗豐富的心理學家。翻譯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對自我安撫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你們讀完此書也會有同樣的感受。由於語言水平有限,譯文可能會有錯誤和疏漏的地方,望讀者批評指正。
2013年8月17日於吉林大學
張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