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狼旗5、漢匈之爭)
滅了月氏國之後,匈奴單於冒鬥更加肆無忌憚,幾年時間,先服樓蘭,後入車師,又逼烏孫,將偌大的西域鬧的風生火起狼煙不絕。而且,還又屢屢興兵,對大漢王朝進行襲擾。開始時當朝的大漢皇帝劉徹還能隱忍不發,遵守先帝留下的和親之策,但冒鬥得寸進尺,視不為為無能,集結重兵於長城一線,企圖牧馬中原……
匈奴與中原可以說是百世的冤家,早在周天子時代,雙方就屢有爭鬥,正所謂此消彼長,彼消此長。後來更是漸成大患,就連一舉掃平六國統一中原的秦始皇,對此也是無可奈何。長城之築,蓋由此來。漢高祖劉邦之時,曾想一勞永逸殲滅匈奴,但因為力量不足,反遭平城之辱;後來又是文景之治,國庫充盈,再加上劉徹即位後近二十年的勵精圖治,可以說是糧草如山,兵強馬壯,騎兵隊伍也壯大起來,也就具備了全麵對匈奴進行反擊的能力。隻是多年積弊,號稱是雄才大略的劉徹也不敢貿然行事,他也是怕,怕一場曠日持久勞民傷財的戰爭會有始無終,那才真叫是欲速則不達呢。
正當劉徹和他的文臣武將舉棋難定躊躇不決的時候,邊境又傳來急報:
穀告急!匈奴騎兵約萬人,突然越過長城,犯我邊境,殺人燒房,毀壞莊稼,我邊關將士正戮力抵抗,請皇上速發援兵,全麵反擊!
接報後的漢武帝終於下了決斷——
派出大將軍衛青、郎中令李廣為北路正副二將,率步騎十萬,出雁門關、北涉大漠,直搗匈奴老巢;
再派驃騎將軍霍去病、合騎候公孫敖,為西路正副將,率步騎五萬,西渡黃河,進兵西域,以斷匈奴右臂!
衛青北伐,霍去病西征,中原大漢王朝的一場自衛反擊戰就此分頭打響。
身為皇後衛子夫的弟弟,衛青此前已有戰功,此次北伐,直搗匈奴王庭,匈奴單於冒鬥差點就成了他的俘虜,最後不得不北撤八百裏,逃入大漠深處,蟄而伏之,令衛青更是聲名大震。
隻是苦了老將軍李廣,一輩子南征北戰,一輩子東西殺伐,對朝廷不可謂不忠,作戰不可謂不勇,但時乖命蹇,總是不能封侯進爵。那一次更是陰差陽錯中途迷路,未能趕上會戰,又羞又憤氣惱交加,竟至刎頸自殺。
年僅十九歲的青年將領霍去病一戰成名,揮兵長驅五千裏,一舉平定了西域之地。
以霍去病的大勝完勝為標誌,那次征戰產生了十分積極的政治、軍事和經外交義,至今仍然放射著光芒。
按照漢武帝的命令,在原來月氏國境內,也就是如今的甘肅河西走廊地區設立張掖、武威、酒泉、敦煌四郡就是那一仗之後的事情。之後,漢王朝陸續在西域腹地,設立了西域使者、西域都護府等行政機構,並屯兵墾邊,保持並擴大了與西方世界的國際聯係……
再之後,就逐漸銜接上了本書所講的羅馬軍故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