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後記(1 / 1)

我必須要記住六月初這個芬芳的早晨。這個早晨,潔白的梔枝花帶著一片蒼翠的葉子欣欣然開滿我的生命——她是我年輕的同事周群從父親的花園裏采來,我親愛的小同事謝靜插在注滿清水的玻璃杯放在我的書案上。友情和花就這樣靜靜地等待著我來上班,使我踏進辦公室的門就深深地陶醉了。我相信,這種溫馨迷醉的感覺,在每個人的生命裏都不會太多。尤其是這個年代,物質主義、發展主義甚囂塵上,虛浮和焦躁的情緒到處彌漫,潔白的花兒與誠摯的友情,都是塵世裏的稀罕之物。

這個早晨似乎跟花結緣了。我剛在電腦前坐下,文友龔仕文來訪,見麵之下喧嘩說,找我十幾次都沒有找到。我問他,有事嗎?他遲疑了一下,說道,前幾天,我那邊薔薇開得很好。我想邀請你去看薔薇呢。我的心“咯噔”一下。一種無法言說的感動刹那間溢滿心胸。真的,我該怎樣地感謝你們呢?怎樣感謝你們記住了我的梔枝花和薔薇!

應該說,2010年是我生命史上最為走運的一年。從春到夏,我的生命裏開滿了豔豔的花朵——四月陝北的“紅色之旅”,黃土高坡那漫山遍野怒放在寒風裏的妖妖桃花,曾讓我意醉情迷,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時,內心湧動著潮水般的激情;五月“關天經濟開發區”采風,華山腳下掛滿枝頭的青果,曾使我受到神佑般的心境安然,仿佛突然間到達了一種生命的自由境界,內心鼓脹著春風般的蕩蕩詩情。我意誌的花朵也值得一提。在編選此書的過程裏,嚴重的肩周炎使我寢食難安,但我竟然在疼痛裏晝夜勞作,並且笑靨如花。我感覺溫暖。這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良好狀態。我為此深深地感恩,並懷著宗教般的虔敬,小心翼翼地走腳下的每一步路。

當然,我最大的好運,是我的散文集《婆屋那邊的事》有了出版的機會。這是我很看重的一部書。比起關照現實人生的小說,我的散文更像一條緩緩流淌的情感河流,超越了現實世俗的幹擾,是最接近心靈、最真實、最本真的生命體驗。其純淨的歌唱可以柔化你的每一個細胞,並能使你真切感受到人與自然的神性光芒。

這就是我喜歡、並在酷熱的六月傾力編選《婆屋那邊的事》的全部理由。

我因而願意將這部平和溫暖的書以及生命裏的花朵獻給我的親人和朋友:身為市委副書記、卻葆有詩人情懷的學友崔光華先生;如文學督導那樣激勵著我的雷濤先生;以學者的風範影響著我的孫鴻教授;還有吳少華先生、羅榮厚先生、張孔明先生、喻斌先生、熊豔女士;還有我作協團隊的朋友們,還有時時為我傳遞歡聲笑語的兒子、兒媳,以及那牽著我的心在春風裏長跑的愛著我、我也深愛著的人。我還要為你們獻上我深情的祝福,並祈願上蒼將花朵的芬芳永遠地播撒在你們心上。

張虹

2010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