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心靈的呼喚——戒毒的基本規律(2)(1 / 3)

戒毒的規律和戒毒人員的特點告訴我們,由於吸食傳統毒品的人員在吸毒後,在生理上易產生情緒低落、主動性降低、記憶力差、懶惰、散漫等行為,身體也受到極度摧殘。吸食合成毒品人員在吸毒後出現精神亢奮、幻覺,甚至產生自傷、自殘及傷害他人的行為。在心理上,他們意誌力薄弱,自信心不足,自卑,煩躁,敏感,沒有羞恥感,虛榮心強等。

針對這些特點,對戒毒人員在生理脫毒後,必須先行進行行為矯正,要采取隊列訓練,跑步鍛煉,整理內務衛生等措施,落實各項生活、行為準則等手段,並進行評比。一日生活各個環節的競賽,使他們既鍛煉了身體,又增強了體質,同時行為得到矯治。

心理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也是解決戒毒人員“心癮”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戒毒場所主要對他們進行一些心理治療知識的普及教育和心理治療的一些團體或個體的心理遊戲活動。心理谘詢或精神治療由專業的心理谘詢師或精神科醫生進行,根據情況進行精神方麵的藥物治療。

總之,戒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隻要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抓住戒毒規律的內在聯係,按照首先對戒毒人員進行行為矯治,再實施有效的心理治療的步驟開展工作,就會收到好的效果。

二、強化戒治,淡化教育

戒毒是否有效果,戒毒治療是否對症很重要。強化戒治,就是要加大對戒毒人員醫療戒治和心理治療的力度,包括對戒毒人員的戒治手段及對戒毒工作方向的研究,真正起到延長戒毒人員再次濫用藥物的時間周期。淡化教育絕不是不要教育,而是進行一些必需的,有針對性的教育,如藥物知識,毒品危害,法律法規,道德修養的教育。內容要精,方法要新,切忌灌輸式,重在管用。

強化戒治。從醫學角度講,毒品成癮是一種反複發作的慢性腦疾病。既然是病,就得看病求醫。在這時,教育是難以起到作用的。有專家提出:毒品成癮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給藥血壓、血糖就下來了,停藥,又上去了。因此,對吸食傳統毒品的戒毒人員,國際上較推崇的是藥物維持療法。對吸食合成毒品的戒毒人員,可進行鎮痛、鎮靜、鎮心的“三鎮”治療。

淡化教育。教育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教育也是不行的。對戒毒人員更應如此。需要改進教育的方法、改革教育的內容,圍繞增強他們的法律和道德意識、掌握謀生的技能開展工作。事實證明:隻有在加強戒治工作的同時,輔之以教育,才能收到效果。因為,管用的教育,才能收到教育矯治作用,不管用的“教育”會被戒毒人員說成是“空談”、“廢話”、“無用”。曾有一名強製隔離戒毒人員告訴筆者:“他們(指強製隔離戒毒所)對我們的一些教育,基本上沒有什麼用處。”

三、後續照管,綜合戒治

戒毒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艱巨的係統工程,僅僅靠戒毒治療是不夠的,還需要長期的戒毒康複、多方施戒、繼續鞏固,後續照管才是戒毒的最好選擇和最佳工作狀態。在戒治中實施綜合戒治,包括醫療衛生的戒治,心理治療的戒治,管理中的戒治,教育中的矯治,多管齊下,綜合實施,走一條集管理、教育、醫療、心理多學科多種方法和手段的戒毒路子。在戒毒人員的戒毒治療中,要實行對戒毒人員的戒治向前、向後延伸,加強對學生和青少年的禁毒教育,做好社區戒毒和社區康複工作。向左、向右擴展,讓政府、單位、社區都承擔起對戒毒人員實行照管的責任,讓戒毒的各個環節實行有效對接,讓戒毒人員不脫管、不脫戒,形成一條龍戒毒的新模式。

一篇探索戒毒規律的好文章

這是一篇由顧寧、蹇繼丹、葉露、趙宏、嚴登山共同撰寫的一篇關於探索戒毒規律的文章,它從另一個角度對藥物濫用成癮及戒治進行了探索與思考,並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戒治方法。現摘錄如下,以饗讀者:

條件反射理論在藥物成癮及矯治中的探索與思考

為了解決非藥理因素與藥物濫用之間的關係,運用條件反射理論探索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行為矯治方法,我們自製了《藥物濫用成癮及治療情況調查表》,對1009例藥物濫用成癮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涵蓋了藥物濫用成癮者基本情況、濫用原因及複吸原因,矯治方法、過程、效果及影響因素等25項,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對象:1009例全部為處於生理脫毒期、康複期、鞏固期的強製隔離戒毒人員,其中男性660人,女性349人,1009例均符合ccmd—3精神活性物質濫用診斷標準。

方法:我們將自製的《藥物濫用成癮及治療情況調查表》分別在三個強製隔離戒毒所,以簡單隨機抽樣和整群抽樣相結合的方式選取調查對象(藥物濫用成癮者)實施現場調查,使其充分理解問卷內容及相關要求,確保調查的獨立性、真實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