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心靈的呼喚——戒毒的基本規律(2)(3 / 3)

調查結果顯示:藥物濫用成癮者的矯治動機及矯治效果與各種獎勵或處罰之間有相關性,表明一些非藥理因素不僅通過條件反射機製參與人類藥物成癮行為的形成過程,還參與藥物成癮行為的矯治過程。為此如何運用條件反射理論製訂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心理、行為矯治方案,提高矯治效果,可作如下思考:

生理脫毒期——厭惡療法。厭惡療法,或稱厭惡條件法,是一種具體的行為治療技術,將欲戒除的目標行為(或症狀)與某種不愉快的或懲罰性的刺激結合起來,通過厭惡性條件作用,而達到戒除或至少是減少目標行為的目的。入所前3個月為生理脫毒期,藥物濫用成癮者,在此期對濫用藥物的心理渴求度高,戒斷反應明顯,因此在該階段通過反複在藥物濫用者麵前呈現濫用藥物的同時,施加強烈的厭惡刺激(比如電刺激、藥物刺激、想象刺激等),使其建立經典條件反射,用來對抗原有的藥物濫用行為。在厭惡療法時要注意,不愉快強度要適度,實施前告知,消除其不必要的顧慮和恐懼;在使用厭惡療法的同時,應努力幫助藥物濫用成癮者建立辨別性條件反應。

康複期——代幣療法。在較長的康複期內,藥物濫用成癮者往往表現為自我控製能力差,自我調節、自我管理的成分比重較小,容忍性差,易衝動,照章行事較困難,情緒波動性大,易出現違反規則的想法及行為,對行為後果的認知程度很差,無法考慮到後果的嚴重性。因此,製定提高藥物濫用成癮者的自控能力及培養其健康行為的矯治法,對預防複吸、保持操守具有重要意義。代幣療法是行為療法中運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也稱表征性獎勵製。用獎勵強化所期望的行為,用懲罰消除不良行為而達到目的。代幣療法就是運用代幣並編製一套相應的激勵係統來對符合要求的目標行為的表現進行肯定和獎勵。在整個康複期,藥物濫用成癮者的矯治動機、行為都有可能出現反複。因此,我們須幫助他們建立正常的生活作息時間表和活動安排表,並監督其執行。為了強化我們所期望的行為,不斷強化其矯治動機,可以對其進行代幣管製。這一療法的特點是循序漸進地塑造藥物濫用者的社會化行為,從而逐漸矯治不良心理與行為。

鞏固期——應對療法。鞏固期是指出所前3個月,處於此期的藥物濫用成癮者一方麵回歸社會的心理願望強烈,另一方麵又擔心麵對社會自己會不知所措。調查表明:藥物濫用成癮者身處曾經濫用藥物的地方,再次遇見濫用藥物的同伴,或見到濫用藥物時仍會產生強烈的複吸欲望,這是一種難以自控的條件反射。根據巴甫洛夫條件反射理論,已形成的條件反射可以通過相應刺激予以弱化和消融。對此,可以建立毒品考驗室,模擬吸毒環境和情景,進行心理脫毒訓練,減弱環境刺激的影響力,達到弱化和消融其曾經建立的條件反射,進而增強藥物濫用成癮者拒絕濫用藥物的能力。具體做法:一是通過藥物濫用成癮者自省療法。如靜坐冥想,旨在“明心見性”,“徹悟心源”,引導他們在思維起作用之時,不致鑽牛角尖,觸發認識審察的心念,突破時空的限製;擺脫迷惘,出離沉淪,激發他們改變自己濫用行為的動機,促使其認識目前存在或潛在的問題,並幫助他們去處理問題。二是尋找或設定高危情景(如找不到工作、麵對不良環境、交友障礙、情緒困擾、疾病等),討論誘發複吸因素,練習控製渴求感的技巧。三是通過情景模擬、小組訓練、角色扮演的形式反複進行訓練,不斷強化其正確的應對心態和應對方式,讓他們將高危情境、正確的應對心態和應對方式之間建立起條件反射,以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