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七:澳門社會工作局的鄧玉華先生認為:在“朋輩影響乃普遍的濫藥成因”的情況下,“要建立無毒的社會,就需要多方麵、多層次共同協作”。
觀點八:寧波戒毒研究中心張富強研究員認為:“戒毒治療就像高血壓、糖尿病治療一樣,用藥下來,停藥就上去了。”
觀點九:北京大學劉誌民教授問:“吸毒人群是否能算精神殘疾人?”
這次研討會還就美沙酮維持治療,中藥的戒毒研究,香港、澳門的戒毒理念進行了探討,並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
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要將成果轉化為運用。研討會上,各地也帶來了一些成果交流,主要有:
公安機關的強製隔離戒毒工作。深圳市公安局強製隔離戒毒所介紹了他們“科學施治,實現戒毒治療新模式,以人為本,建立教育、管理新體係”的具體做法。北京市公安局強製隔離戒毒所的“三化法”戒毒模式,即警務模式科學化,成員管理等級化,統籌管理多元化。
南京市的“社區監控救治戒毒模式”,主要是將美沙酮社區維持治療、人格重塑、家庭支持和社區幫教相結合,每個環節無縫鏈接,探索“生理——心理——社會”為一體的社區戒毒綜合模式。
河南省對即將回歸的強製隔離戒毒人員,在出所一周前通過鹽酸納曲的維持治療,可以有效降低使用阿片類藥物後的舒適感及欣快感,從而降低複吸的幾率。
香港特別行政區介紹了福音戒毒。福音戒毒是不用藥物、隻靠基督教信仰去克服脫癮時的痛苦,是強調一種全人治療。福音戒毒強調戒毒者要脫離從前行為上的舊人,讓戒毒者心誌改變一新,成為新人。
天津市介紹了“陽權血液淨化戒毒法”,雲南民間戒毒人士介紹了“單一因素戒毒法”,等等。
二、參會後的想法和建議
這次研討會開闊了視野。反觀我省戒毒(勞教)工作,有許多東西是值得借鑒的。四川戒毒(勞教)必須走一條有自己特色的路。
戒毒工作需要戒毒工作者的艱苦努力。具體講三點:第一,建好機構。應成立專門的戒毒研究機構,抽調熱心戒毒研究、熟悉戒毒工作、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員,從事戒毒研究。第二,做好規劃。要製訂我省戒毒(勞教)工作的五年規劃,盡快擬訂我省戒毒(勞教)模式方案,並適時邀請有關專家進行評估。第三,用好資源。主要是用好已有的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具體講就是已有的成都戒毒勞教所和省戒毒康複中心,同時要整理、收集我省勞教戒毒的經驗,用於今後的戒毒工作。
戒毒工作需要走創新之路。四川勞教戒毒工作有過輝煌,“一直走在戒毒工作的前列”(劉衛民語)。之所以輝煌,就是有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思路,創新的做法。首先要有創新的理念。盡管有的所推出了戒毒的基本模式,但沒有明確的理念表述,這就好比“隻有身,而沒有頭”。要專題研究我省戒毒(勞教)工作的理念,創新戒毒工作理念。其次有創新的思路。不求全麵開花,而要重點突破;不求立竿見影,而要立足長遠;不求何種形式,而要實際效果。做到近期與長期的結合;方法與手段的結合;專業與社會的結合。最後有創新的做法。要針對戒毒工作和戒毒人員的實際,不斷研究和推出新的戒毒方法。隻有這樣,我省的戒毒(勞教)工作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目前可考慮建立四川戒毒網站,並通過開辦“專家訪談”、“現身說法”、“qq群”等專欄,充分利用現代和遠程技術開展戒毒工作。還可考慮成立沙龍形式的戒毒培訓學校,對吸毒者及家屬、戒毒自願者進行專門戒毒培訓。省戒毒康複中心亦可開展藥物戒毒的課題研究。
戒毒工作需要走促發展之路。隻有認真做好以下三件事,我省的戒毒(勞教)工作才有發展。首先是選好人。主要選好專業戒毒所的一把手和分管副職,讓願意幹事、能幹好事的人上,不管他的資曆如何;讓不願幹事、幹不好事的人下,不管他有何關係,並按專業戒毒所的要求選配好人員。做好這一工作,需要魄力,需要膽量,但這樣的魄力和膽量來自於戒毒的事業和群眾的期望。其次是做好事。加強“三個”聯係:一是與上級部門的聯係,要加強與部戒毒局、省禁毒部門的聯係,主動彙報工作,爭取支持;二是與有關科研機構的聯係,爭取課題、爭取經費,爭取將有關協會的戒毒康複專業委員會建在四川,以利於戒毒工作的開展;三是與有關衛生部門的聯係,加強對職業人員的培訓,爭取藥物戒毒工作的開展。最後是走好路。要轉變觀念,向社會推出勞教戒毒的成功經驗和勞教單位的戒毒理念及做法,走自我完善的戒毒之路。要改變做法,認真學習國外的及香港、澳門的戒毒經驗,推動企業參與戒毒工作,走社會參與的戒毒之路。要實現突破,不躺在成功的老本上,不拘泥於現有的經驗,走超越自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