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難題的戒毒,因為它的艱難至今未能攻破。為了戒毒的成功,多少人為之奮鬥,多少人為之努力,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提示我們思考戒毒的可行性突破點。
突破原有的思維。現有的思維就是毒難戒。為什麼難戒?因為它的心癮存在,心癮的存在是因為藥物依賴的作用產生於精神之中。可考慮用條件反射的理論來解釋吸毒的成因,運用條件反射理論、逆向思維的方式來解決毒難戒的問題。
突破原有的管理。不能像管“壞人”一樣管他們,不能像培養“接班人”一樣教育他們,給他們一些尊嚴,給他們一些民主,給他們一些快樂。讓現有“羈押式的管理”多一些“社會化”成分。
突破原有的做法。模式沒有必要去搞,而應在探索戒毒的方法上下功夫,在醫療戒毒上下功夫,可以預料,將來戒毒的突破在醫學界,因為他們是病人,病人就得醫治。
(二)突破必須創新。
戒毒工作必須創新,創新才能發展,才能出成果。努力做到:
理念上創新。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跳出單純“執法者”的框框,樹立全新的“以人為本”的戒毒理念。
管理上創新。機構的設置,管理的手段,管理的方法必須符合戒毒機構的特定環境,符合戒毒人員的法律身份。不能用管勞教的手段管他們,避免使戒毒人員成為“二勞教”。
方法上創新。戒毒所就是戒毒的場所,強製隔離是一種必須的手段。要強化戒治、淡化教育。因為,對一個病人,教育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當然,淡化教育不是不要教育,而是要進行一些必要的教育。強化戒治,就是要加大對戒毒人員醫療戒治和心理矯治的力度,起到延長他們濫用藥物的周期的作用。同時,要加強戒治的研究力度。建議將成都戒毒康複所改為“成都戒毒康複研究所”,作為我省專門研究戒毒康複的基地。充分發揮我省(勞教)各所研究室的資源,使研究室成為主要研究戒毒康複的專門機構。
(三)創新才有出路。
建議加強戒毒工作前瞻性研究。成立“運用條件反射理論對吸毒成因及戒毒方法”的研究課題組,探索吸毒成因及解決方法,力求理論有所突破,探索有所收獲。
建議加強戒毒工作的醫學研究。以成都戒毒康複所醫院為基地,積極開展戒毒的藥物性研究,力爭出成果。
建議加強戒毒工作的人才培養。要選送熱愛戒毒工作,悟性好的年輕人到有關醫學院校、研究機構進行研究性培訓,盡快培養出我們自己的戒毒專家,建設一支專家型民警隊伍。
(第六節) 青島歸來說戒毒
2012年夏末秋初的9月,我省勞教學會《條件反射理論在藥物濫用成癮及矯治中的探索與思考》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一行五人,參加了由中國毒理學會、北京大學中國藥物依賴性研究所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藥物依賴性學術研討會議。在這次學術研討會上,我省勞教學會課題組的論文進行了大會交流,並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和好評。
一、會議的基本情況
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藥物依賴與藥物濫用的基礎、臨床、流行病學、預防、社會和心理學研究進展等。參加這次會議的有來自美國、中國台灣的戒毒專家,國內衛生係統的戒毒專家及醫務人員,公安部門主管的強製隔離戒毒所派出了40餘人參會,司法行政係統僅四川參加。參會人員共200多人。
二、前沿的戒毒研究
本次會議展示了世界各國在戒毒領域裏的最新研究成果。
美國貝勒大學醫學院thomas kosten教授做了題為《可卡因疫苗:治療效果的遺傳學預測》的報告,對目前美國在抗毒品疫苗方麵的研究進展進行了具體介紹,重點對可卡因疫苗的人類實驗室研究、臨床試驗以及藥物遺傳學的目標進行了詳細介紹。
北京大學中國藥物依賴性研究所所長陸林教授總結說:疫苗治療是一種方向,它是通過向體內注射滅活可卡因(毒品),使人體內產生抗體,當再次接觸該類毒品時,體內抗體與該類毒品結合形成大分子蛋白,該大分子蛋白不能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從而不能產生通常該類毒品所致的欣慰感,而讓使用者不想再次使用,可用於治療和預防毒品成癮。目前該類疫苗已在阿拉伯國家有幾千例試驗了。
台灣國立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楊士隆教授做了題為《台灣的司法藥癮戒治模式成效評估研究》的報告。報告對全球非法藥物濫用情況及毒品引發社會事件進行了分析,重點介紹了台灣藥物戒治的四種模式:自由放任模式、刑罰模式、醫療與社區治療模式及混合模式,還介紹了司法戒治、藥癮戒治成效評估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