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森林特別是從未開發過的原始森林,是許多凶猛的野獸經常出沒的地方。那層層疊疊、縱橫交錯、種類繁多的植物,有參天的高大喬木,也有比較矮小的灌木,還有下層的草本植物。在這些植物中,有的依附其他植物而生長,有的死死纏住高大的樹木,專橫跋扈,置高大樹木於死地。這種專門欺負、毀壞參天大樹的植物,被稱為絞殺植物或毀壞植物。
在中國西南邊陲的西雙版納密林中,經常可以看到絞殺植物毀壞參天大樹的慘景。別看那參天大樹氣勢雄偉,一旦被絞殺植物寄生、纏住,就像得了不治之症一樣,最終都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
參天大樹是怎樣染上這種寄生“病”的呢?俗話說,“病從口入”。可是大樹沒有長口,寄生“病”又從何而入呢?原來這個“口”不在大樹身上,而是森林中飛鳥的口。例如,當榕樹的果實成熟的時候,林子裏的飛鳥相互爭啄,但果實裏的種子隻是在鳥兒們的腸胃裏旅行了一圈,並沒有被消化掉。當鳥兒們在樹林裏休息、嬉戲的時候,未曾消化的種子就隨著鳥糞撒落在樹幹或樹枝上。這些種子有著高超的本領,不用入土就可萌芽、長根。它們長出的根很特殊,能懸掛在空中,被稱為氣生根。這些氣生根有的順著大樹(寄主)“爬行”,有的懸掛半空,慢慢垂入地麵,紮入土中。入土的氣生根便從土壤中吸取養料和水分,營養小苗。隨著小榕樹的長大,氣生根越來越多,越長越粗,縱橫交錯,結成網狀,將寄主的樹幹、樹枝團團包圍起來,而且緊緊地箍住大樹的樹幹。於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奪戰”開始了。
參天大樹沾上絞殺植物之後,總想掙斷絞殺植物的“緊箍網”,但已無濟於事。絞殺植物很是厲害,施展了唐僧的“緊箍咒”,網眼狀的根越長越粗,死死勒住寄主的樹幹不放,把大樹勒得“喘”不過氣來。不但如此,它們還依靠紮入土中的氣生根和附生根,拚命地奪走寄主的養料和水分。它們繁茂的枝葉竄過奇主的樹冠,與寄主爭奪陽光。參天大樹一旦得上這種寄生“病”,就甭想有生的希望了。這場樹間的鬥爭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進行下去,結果是大樹被弄得筋疲力盡,逐漸衰退,而絞殺植物卻根深葉茂,欣欣向榮。戰爭結束,大樹被絞殺,根也爛掉,成了絞殺植物的養料。參天大樹的根一爛,樹身經不住風吹雨淋,慢慢腐朽、剝落、消失。而那被絞殺植物則留在原地,像個空筒。此時的絞殺植物簡直成了不可一世的勝利者,它們的網狀便互相愈合。於是,在原來參天大樹的地方,代之而起的是獨立生長的絞殺植物。這場你死我活的爭奪戰可以經曆十多年,甚至幾十年。
絞殺植物不但是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中的特殊景色,而且是非洲、印度和馬來西亞雨林中的常見植物。絞殺植物以桑科的榕屬植物為最多。在熱帶雨林中,死於絞殺植物的喬木很多,例如菩提樹、紅椿、白椿、龍腦香、天料木和團花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