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章 能治病的海帶(1 / 1)

某些高原山區,有不少婦女和青少年得了大脖子病,後來經過“海洋大夫”的一段治療,脖子慢慢見細,又恢複了原狀。

說來也怪,這個“海洋大夫”不是別人,而是海帶,海帶是專治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狀腺腫)的。原來海拔很高的山區,當地的食物中缺少碘。碘是人體內合成甲狀腺素不可缺少的原料,如果人們的飲食裏長期缺碘,那麼,甲狀腺素的合成就成問題,出現甲狀腺腫大。

海帶中含有大量的碘,患者吃了海帶以後,可以大量補充體內的碘,大脖子病就會慢慢痊愈。這位“海洋大夫”治療大脖子病的絕招就在於此。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海帶還有一定的抗癌能力。日本北裏大學教授山西一郎在日本海藻研究會作了《海帶治癌的研究報告》,認為海帶中含有一種特殊的多糖體,有一定的抗癌能力,這種多糖體對腸癌特別有效。

有趣的是,長期生活在海水中的海帶,吸收碘的能力很強。在海帶的細胞中,有一種“碘泵”,能把海水中的碘源源不斷地“泵”入體內。

有人發現,海帶細胞裏的碘比海水中的碘竟高出10萬倍。它是海藻中著名的“聚碘能手”。據分析,海帶的含碘量為034%。

海帶在為人類治療疾病方麵,除了常被用來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以外,還有其他方麵的貢獻。近年來國內外還利用海帶來提取降壓藥物,這種降壓物叫褐藻氨酸,含量甚微,隻占海帶重量的十萬分之七左右。

人們還用海帶提取褐藻膠,作為抗凝劑、止血劑和血漿代用品。據最近報道,褐藻膠還有阻止生物腸胃對放射性鍶的吸收作用。由此可見,海帶是位名副其實的“海洋大夫”。

在藻類植物中,海帶跟巨藻一樣同屬於褐藻。海帶跟巨藻相比,身體短多了。它的身體一般隻有2~4米長,最長的有5~6米,寬20~30厘米,最寬的有50厘米。

海帶全身褐色。它的身體可分為三部分,它的假根有分枝,借以固著在海底的礁石上。假根向上伸出一條粗短圓柱形或扁圓形的柄。柄往上便是寬大的長帶狀葉片,葉片呈革質。幼小的海帶葉麵平滑,上麵有凹凸現象,長成的海帶,葉片平直寬厚。剛從海水中采到的海帶,用手摸摸它的葉片,有一種黏滑的感覺,葉麵的這種黏液有保護藻體的作用。

海帶是依靠孢子繁殖後代的,一根成熟的海帶,可以產生數以億計的孢子,所以,它繁殖得相當快。

在自然生長的情況下,海帶是橫跨三年的兩年生海藻。在人工養殖的情況下,它的生活期縮短了,變成了跨越兩年的一年生海藻。一般第一年秋天育苗到第二年秋天就成熟,孢子散發出之後,就死去了。

海帶本性喜寒,屬於冷溫帶性海藻,它生活在寒冷或有寒流的暖海裏,都是在北半球範圍以內,但以寒帶為最多。海帶正常生長的海水溫度,一般不超過20℃。海帶的老家是日本的北海道,它的子孫遍布太平洋沿岸、前蘇聯亞洲部分的堪察加東南岸、日本的北海道和朝鮮元山以北海岸。

過去,中國隻有北方的遼東和山東兩個半島的海區有自然生長的海帶。近年來,中國從日本引種海帶,開展大規模人工養殖,現在,海帶的人工養殖區域不斷向南延伸。目前,北起遼寧、南至浙江、福建,以至廣東省的汕頭地區,都有人工養殖的海帶。中國海帶的產量很高,占全國海水養殖總量的60%以上。經人工養殖的海帶,已改變了原有的風度,它們的假根朝上,葉片衝下,倒立而長。這樣倒著生長的海帶,便於收獲。

海帶的用途很廣,除了作藥用以外,它還是人們喜愛的食品。我們平常食用的海帶,是它的幹製品。中國勞動人民利用海帶,大約已有1500年的曆史了。

海帶所以被人們當做蔬菜食用,因為它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據有關部門研究分析,每100克幹海帶的營養成分為:胡蘿卜素057毫克、維生素B1009毫克、維生素B2036毫克、煙酸16毫克、蛋白質82克、脂肪01克、糖57克、粗纖維98克、無機鹽129克、鈣117克、鐵015克,若與營養價值很高的菠菜、油菜相比,海帶的蛋白質、糖、鈣、鐵的含量要超出幾倍甚至幾十倍。

海帶還是極為重要的工業原料。從海帶中提取到的褐藻膠和甘露醇,被廣泛地應用在食品工業、紡織印染工業、橡膠工業和造紙工業上。從海帶中提取的碘,是一種重要的國防工業原料,火箭燃料和高純度的半導體材料都離不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