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有二十四景,按性質大體可分為六類:禦苑園林、寺廟園林、祠堂園林、書院園林、酒樓茶肆園林和宅園。20世紀50年代初,瘦西湖的名園勝景已殘存不多,經逐步修複,現在水麵遊程4.3千米,其精華部分包括長堤春柳、徐園、小金山、四橋煙雨、吹台、五亭橋和白塔等遊覽區和風景點。位於湖中長渚西端的吹台,相傳清代乾隆皇帝在這裏釣過魚,故又名“釣魚台”。台上的重簷方亭在四壁開圓洞門,分別引入瘦西湖的兩個有代表性的主體建築—五亭橋和白塔成框景。五亭橋落成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橋上築有五座亭子,形似蓮花,故又名蓮花橋,花崗岩構築,造型別致,在國內現存古橋中風格獨特。白塔為蓮性寺著名建築,現存的白塔是清乾隆年間在舊塔基上重建而成,為磚結構,白塔與橫臥波光中的五亭橋相映相襯,壯觀典雅。

20世紀80年代期間,瘦西湖已恢複性重建了從五亭橋、白塔至大明寺沿途的重點園林,主要有二十四橋景區、白塔晴雲、靜香書屋、卷石洞天等,基本上恢複了“一路樓台直到山”的景觀。

瘦西湖有二十四景,按性質大體可分為六類:禦苑園林、寺廟園林、祠堂園林、書院園林、酒樓茶肆園林和宅園。20世紀50年代初,瘦西湖的名園勝景已殘存不多,經逐步修複,現在水麵遊程4.3千米,其精華部分包括長堤春柳、徐園、小金山、四橋煙雨、吹台、五亭橋和白塔等遊覽區和風景點。位於湖中長渚西端的吹台,相傳清代乾隆皇帝在這裏釣過魚,故又名“釣魚台”。台上的重簷方亭在四壁開圓洞門,分別引入瘦西湖的兩個有代表性的主體建築—五亭橋和白塔成框景。五亭橋落成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橋上築有五座亭子,形似蓮花,故又名蓮花橋,花崗岩構築,造型別致,在國內現存古橋中風格獨特。白塔為蓮性寺著名建築,現存的白塔是清乾隆年間在舊塔基上重建而成,為磚結構,白塔與橫臥波光中的五亭橋相映相襯,壯觀典雅。

20世紀80年代期間,瘦西湖已恢複性重建了從五亭橋、白塔至大明寺沿途的重點園林,主要有二十四橋景區、白塔晴雲、靜香書屋、卷石洞天等,基本上恢複了“一路樓台直到山”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