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做好自己(1 / 3)

凹地效應——低姿態助你聚集人氣

心理學名詞

凹地效應,是指因為某個人具有某些特征或優點,所以對另外一些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並使得這些人向自己的身邊聚集。你是否發現,在你就職過的那些公司裏,要想在辦公室裏選出一個人緣最好的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們就像凹地一樣,散發著吸引力,聚集了辦公室的人氣。

做人要懂得謙虛,職場“二把手”更要學會謙虛,不然會上下不得人心。謙虛絕不是貶低自己的身份,相反,它還可以顯出你的人品和修養。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兔子的驕傲和烏龜的謙虛就是最鮮明的對比。謙虛是難得的優點,它體現出一個人品格的高尚。謙虛的人總有好人緣。在職場上,你可能會經常碰到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才華橫溢,滿懷抱負追求,喜歡表現自己,並希望以此得到同事們的欽佩和尊重,可結果卻事與願違。他跟那隻“驕傲的兔子”是不是很像?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聰明才智相差無幾。要想在職場上幹出一番事業,你就要做到謙虛待人、誠心待事,盡量將自己的姿態降低,腳踏實地地贏得別人的認可。謙虛的“二把手”,不僅能給人以親切感,還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再加上不輸人的工作能力,自然會贏得上級和下屬的認同。如果不懂得謙虛,那你就危險了!

經典案例

終於,薛康如願以償地被一家公司以高薪聘用了,懷著激動的心情,他開始了新的職場生涯。他急於向老板顯示自己對此行業以及所負責項目了解甚深,因為,他認為自己是由於對此行業具有豐富經驗才受到該公司聘用的,並且這一領域對於公司而言尚很陌生。

薛康覺得公司上司對自己十分滿意。在他剛來公司的第一天,老板便向他谘詢問題,並且告訴他,倘若有任何的建議盡可大膽提出,不要猶豫。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職場老手,顯然薛康缺乏對職場規則的了解。此時,薛康已經被滿腔的工作激情和急於表現自己能力的欲望所支配,他大大誤解了上司的意思。

不到半個月,薛康就發現了所在部門在組織方式、任務分配,以及項目執行上均存在諸多問題,他認為公司也必然希望他能夠將此提出。同時為了顯示自己的優秀,也為了引起公司的注意,薛康開始頻繁地在公共場合提出自身的建議,急於博得老板的好感。不幸的是,他所麵對的是一位極力使一切按部就班的上司,他當然不會對薛康的建議有任何興趣。

讓薛康感到更為驚奇的是,老板不再重用他,也不再對他笑臉相向。老板非但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反而找理由將他調到另一部門。薛康並不喜歡這個部門,因為在這個部門裏的工作一點技術基礎都沒有,在這個陌生領域裏,薛康無所適從,加上他一向又比較高傲,同事們對這位空降上司不太感冒,所以工作開展得極為不順利。

一年之後,薛康初來公司所期望的榮耀與機遇並未如約而至,帶著伯樂難尋的遺憾,他垂頭喪氣地離開了。

你學會了嗎?

在工作中,“二把手”不妨試著對自己輕描淡寫,對提升和進步來說,“才美不外見”有時比刻意表現更有效。謙虛的人能夠讓別人得到一種心理上的平衡,不至於讓對方產生自卑和失落的想法。如果你真誠而虛心地向別人求教,恐怕幾乎沒有人會拒絕你。等求教之後,你就可以切入正題,提出自己的真實意圖,這時你就會發現事情沒那麼難。在職場中,做一隻謙虛的“烏龜”能讓你爬得更快。

職場中,大凡謙虛者,都被人們當做可以信賴的交往對象,而且,在你向別人請教的同時,也相當於肯定了對方的能力與成績,會被視為一種變相的讚美。被讚美的人自然會心情愉快,將你列入“可信任”的名單裏也無可厚非。如果能在謙虛的基礎上再取得成績的話,你就會在職場如魚得水,但是,在向別人謙虛請教時千萬不要太謙讓、太自責,因為那會顯得缺乏自信。

薩蓋定律——做人不能太貪心

心理學名詞

薩蓋定律,由英國心理學家薩蓋提出,是指戴一塊手表的人知道準確時間,戴兩塊手表的人卻不敢確定時間。它給我們的啟示是:有一塊手表就夠了,做人不能太貪心,不然連一塊手表也會保不住。

擁有得越多,一個人的大腦就越容易被迷惑。有些職場達人之所以能成為高手之中的高手,就在於他們不貪戀眼前的美好。想成為名副其實的職場高手嗎?把那塊多餘的手表扔掉吧!隻有不貪心的職場人,才能笑到最後。

經典案例

武大偉為某公司兢兢業業服務多年,公司管理層上上下下對其評價頗高。上麵幾次想提拔他做部門經理,但都被他以不能勝任而婉言拒絕了。所以,他一直待在副理的職位上,“低調”和“太傻”似乎是整個公司對他的一個默認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