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海很喜歡一句禪語,是他小時候聽村裏的老秀才所講,此話是“藏巧於拙,以屈為伸”。那時他不懂,後來長大了,又請一位老先生給講了講,才知其意為:“人要想成功,就要做到這幾點,寧可顯得笨拙而不顯得聰明;寧可收藏內斂而不鋒芒皆露;寧可平易隨和而不自命清高;寧可退縮委曲而不鑽營圖進;這才是立身處世的最妙法術,這才是明哲保身的狡兔三窟”。
丁大海年輕的時候確實是按照此話而行事,反倒當了師副參謀長以後,他不再如此。他認為,隻明哲保身不行,那隻能是保住一時,要想真正的保住自己,就要善於經營自己,這才使他的關係網,由M師內部走到了A軍上層,也才有了他後來的副師長之職。
如今,丁大海看著當師長的希望已無,調動之事又始終沒有音信。他覺得和武鵬再鬥下去純粹是浪費時間,他的對立麵名單上已將武鵬的名字畫去,取而代之的是司空諫。自從上次司空諫無意間堵了丁大海的財路,再加上此次的處分,丁大海對武鵬的嫉恨,已完全轉嫁到了司空諫的身上,他在尋找一切機會,給司空諫一個教訓。
本來R團丟車事情與司空諫沒有什麼關係,是丁大海借機搞掉武鵬的又一個天賜良機。可是司空諫從V團趕回後,卻利用他所謂的心理學專業知識,又加上什麼推理?全力幫著武鵬和R團出謀劃策。他們在軍裏還來不及過問此事時,就查出了嫌疑人,然後順藤摸瓜,竟然不到24小時,一號車就被找回到了R團的車庫,真的是一個現代版的“完璧歸趙”。此事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地結束了?
丁大海作為一個冷眼,但又極為有心的旁觀者,他清楚地看出,司空諫此舉徹底贏得了武鵬對他的信任不說,更讓司槐南心甘情願對其言聽計從。可以說,司空諫不費吹灰之力,把R團的主官牢牢地控製在了手心。
看著這一切,丁大海就不明白,這司空諫是怎麼想的?他怎麼對別人都去幫?唯獨對他——丁大海拒之門外?
丁大海生氣的是,他所提任何建議,司空諫都不采納,買燈之事,丁大海倒也想得通。因為那是他的暗箱之為,還說不出司空諫是有意為難他。
但是,當丁大海直接出麵,為一個地方包工頭講話,由他們來承包修理危房時,卻碰到了司空諫一個不軟不硬的釘子。這件事讓丁大海對司空諫格外的惱怒,他到現在都忘不了那天去見司空諫的情景,而與司空諫的對話更是讓他記憶猶新。
那天丁大海信心十足地進了司空諫的辦公室,當時司空諫正在看軍裏下發的一份文件。
“政委,向你彙報個工作。”丁大海坐了下來。
“啊?”司空諫抬起頭,對丁大海的貿然進入,一下子還真沒反應過來。
“是這樣,咱們不是就要開始修理危房了嗎?不瞞政委,我有個地方朋友托我牽個線,他們想要承包這個工程。政委,我提前聲明啊,這純粹是幫朋友忙,我中間可是不得任何好處。”丁大海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