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4章 不買賬的人之二張施法 (1)(2 / 2)

魏、高二人就矢口否認。一時之間,雙方唇槍舌劍,在武則天眼皮子底下拉來扯去,展開了拉鋸戰。本來就是沒影子的事要扯出個影子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既然如此,那就隻好使出自己的最後王牌。雖然張昌宗和張易之兩個人在這裏無中生有,但他們打的卻是有準備之仗。

他們口袋裏的最後那張王牌,是一個人,一個叫做張說的年輕人,一個在仕途之上無限光明的年輕人。在此之前,二人就找到了鳳閣舍人張說,許予高官,讓他出來作偽證。張說是個年輕幹部,又是奉宸府的成員,平時同張氏兄弟關係很好,加上有高官引誘,就同意站出來作偽證。

武則天點頭同意,當即傳令讓張說上殿對證。張說就是當年武則天殿試的時候錄取的第一名,武則天對張說還是很欣賞的,平時也是高看一眼,現在二張兄弟提出他這麼一個證人就是想讓謊言成為真理。其實張說還有另外一重身份,《三教珠英》編輯部成員,也就是說張說是二張的手下,跟武則天和張易之兄弟關係都很好。

張說是個非常聰明、非常有才華的人,特別擅長寫詩賦文,二十來歲就考中了賢良方正科的第一名,從此青雲直上。年僅三十五六歲的他就當上了鳳閣舍人。

張說早已被二張安排在朝堂外貴賓休息室等候,聞聽傳他上殿,喝完最後一口茶,站起身來,整整衣冠,邁著八字步,從容上殿。在前往大殿的路上,早已在朝堂外關注這場大案的朝臣們,紛紛攆著張說陳說利害,解析忠奸。

張說的同事,同為鳳閣舍人的宋璟首先開口說:“道濟啊,名義至重,鬼神難欺,不可黨邪陷正以求苛免!若獲罪流竄,其榮多矣。若事有不測,璟當叩閣力爭,與子同死,努力為之,萬代瞻仰,在此舉也!”什麼意思呢?這是在告訴張說,一個人的名節最重要,你可以欺騙人,但是你不能欺騙鬼神,你幹什麼事,鬼神都在那兒看著呢,所以啊,你千萬不能黨附奸佞,來陷害正人,如果你因為這件事得罪了皇帝,即使流躥邊疆,那也是很榮耀的事啊。

左史劉知幾也說:“無汙青史,為子孫累!”劉知幾是當時的史學家,這句話等於在威脅張說,這筆杆子在我這兒掌握著,如果你要敢做什麼對不起魏元忠的事,我就要把你記載在曆史裏頭,讓你遺臭萬年。

張說本來就不是一個覺悟低的人,這些官員你一言我一語,使張說大受刺激,他內心糾結著就進了殿。

武則天問他:“張說啊,據說魏元忠口出狂言的時候你也在場,你聽到了嗎?”

張說半天沒有說話,他這邊一沉默下來,魏元忠沉不住氣了就嚷起來:“張說,你小子也想和張昌宗一起陷害我嗎?”

張說皺了皺眉頭說:“魏公,你好歹還是個宰相,怎麼能像個街頭巷尾的小人那樣聽風就是雨啊,你知道我要說什麼嗎?”

他這麼一說,張昌宗又急了,指著張說道:“你說啊,那天你到底聽見什麼?你快說啊。”

張說顯得很無奈,他看著武則天說:“陛下啊,看今天在您的麵前,這張昌宗他尚且如此逼臣,可見在背後他得多囂張啊!今天當著您的麵,當著滿朝文武的麵,我得有一說一,我從來沒有聽見魏元忠說什麼不該說的話,張昌宗在逼我作偽證。”

張說的話一出口,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二張差點沒被張說這句話給轟暈過去,本來以為張說出場是來救場的,誰知道這小子臨陣倒戈,玩了一場無間道。

二張氣急敗壞,指著張說對武則天喊道:“武皇,張說與魏元忠同反!”

剛才還說張說可以為你作證,現在又說他跟魏元忠一塊兒謀反,這也太離譜了。

武則天對二張的表現很失望,陰人都陰得這麼沒水平,真是丟人。她追問張易之兄弟,你們憑什麼說張說和魏元忠一塊兒謀反啊?

本來二張兄弟這句話是脫口而出的,還沒來得及細細地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