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失信亡國”的教訓,今有北京奧運會上射擊選手金正洙因違背運動員承諾,服用違禁藥品而被收回到手的獎牌的醜聞,由此可見,誠信已不是一個簡單的道德符號,它已成為人生甚至國家成敗得失的決定因素。
誠信和成敗,不是獨立的兩個詞,它們有著必然的內在聯係。誠信是一種做人處世的原則和態度,人們常說“做人成功,做事成功”。為人誠信,不僅能幫我們養成寬容博大的胸懷,而且能為我們帶來一生的成功。
讓我們靜靜地從這些成敗得失的故事裏慢慢體味誠信的可貴吧。
誠實的種子不發芽
有一座寺廟已經很破敗了,老方丈想在有生之年重新修葺。他帶領三個徒弟成年累月辛苦化緣,慢慢積攢,修葺寺廟的錢終於攢夠了。不幸的是,由於積勞成疾,老方丈被查出得了不治之症,將不久於人世。老方丈看著化緣而來的銀兩,就想好好地在三個徒弟裏選一個新住持,幫自己完成願望。
老方丈發給三個徒弟每人一粒豌豆和一個花盆,說二十天後誰培育出的豌豆苗葉瓣多,長勢旺,誰就將成為寺廟的新住持。
大徒弟智空、二徒弟智見以及三徒弟智明都領回了屬於自己的豌豆,他們都小心地把豌豆種進花盆裏,並整天精心地培育。
二十天很快就過去了。智空和智見都早早端著各自的花盆來到老方丈的麵前,他們喜氣洋洋,一副誌在必得的表情,因為他們倆的豌豆苗都長得綠油油的,葉片肥厚,充滿生機。這時三徒弟智明蔫頭耷腦,沮喪地端著花盆進來了。智空和智見轉頭一看,差點笑出聲,因為他們看到智明的花盆空空如也,連個豌豆苗的影子都沒有。智明知道自己已沒有競爭的資格,就難過地低聲說道:“師父,我雖然盡心培育,但種下的豌豆至今連芽都沒發,我無能,難擔住持重任!”
老方丈聽了智明的訴說,不但沒有失望,反而十分激動地說:“智明,我看隻有你才真正能擔此重任啊!”
“為什麼是這樣?”智空和智見不解地問師父。
老方丈語重心長地說:“我發給你們的豌豆全都是煮過的,根本就不可能發芽長葉啊!”
十幾天後,老方丈坐化了,新住持最終由智明擔當,那些銀兩也被一文不少地用在了寺廟的修葺上。
換位思考:
一粒已經煮熟了的豌豆,智明沒能讓它生根發芽,而智空和智見卻能讓它生機盎然,是種子的原因嗎?不是,是誠實與否的區別。發現豌豆不發芽,再換一粒豌豆種下去很容易,但失去了師父的信任卻無法挽回。給你一粒種子,不知你能讓它發什麼樣的芽,開什麼樣的花,結什麼樣的果?
成長感悟: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誠實守信。
周幽王失信亡國
周幽王在位時,整天隻知道吃喝玩樂。他十分寵愛一個叫褒姒的妃子,可是褒姒是個冷麵美人,從沒見她笑過。為了讓褒姒笑一笑,幽王搜羅各種奇珍異寶送給她,並想盡各種古怪的辦法逗她樂,但都沒有成功。於是,幽王便下了懸賞令:“誰能讓娘娘笑一笑,就賞他一千兩黃金。”
有個叫虢石父的馬屁精,給幽王出了一個主意,他對幽王說:“大王可以跟娘娘去驪山玩幾天,到了晚上,咱們把烽火點起來,讓附近的諸侯見了趕來,上個大當。娘娘見許多兵馬撲了空,肯定會笑的。”
原來,周朝為了防備西部一個叫犬戎的少數民族進犯,在驪山一帶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幾裏就有一座。如果犬戎打過來,把守關口的士兵就把烽火燒起來,附近的諸侯看見滾滾狼煙,就會發兵來救。
周幽王聽虢石父這麼一說,居然真上了驪山,把烽火點了起來,臨近的諸侯看到狼煙信號,急忙帶領兵馬來救。但趕到時,他們卻聽到山上傳來一陣陣歡快的奏樂聲和唱歌聲。
諸侯知道上了當,憋了一肚子氣回去了。褒姒見此情景果真開心地笑了起來。
周幽王見褒姒露出笑臉,就賞給虢石父一千兩黃金。
後來,周朝的申侯看不慣周幽王的昏庸,便聯合犬戎大軍共同進攻周朝的都城鎬京。
周幽王連忙下令在驪山點起烽火,以求各諸侯領兵前來解救。然而烽火台上雖然狼煙滾滾,各諸侯卻由於上次上了當,以為這次又是周幽王為博得美人一笑而戲弄大家,於是都按兵不動。周幽王隻好領著都城的將士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而大敗。周幽王最後被殺死在驪山下,西周滅亡了。
換位思考:
烽火本是約定的求救信號,但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而破壞了這種約定,最終落得國破身亡。希望你不要成為無誠信之人,否則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沒有朋友願意伸手幫你。
成長感悟:
誠信無大小。如果失去誠信,小到個人,可能就失掉了朋友對你的信任;大到國家,可能會導致亡國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