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華皓趕緊也向華王一揖,道:“末將卑微,不敢叨擾貴妃娘娘和華王殿下。”轉身欲走,羽霖見羽鴻已經轉身入府,就更放肆了,疾步攔住莫華皓,含笑邀約道:“有空了,你來本王府上,本王好生跟你聊聊。”
莫華皓素知羽鴻不喜交結京中權貴,相應的,自然也不會喜歡自己的朋友和下屬去攀結權貴,一邊著敷衍:“改天十六定當叨擾。”一邊幾步竄上門樓石階,追著羽鴻進去了。
華王羽霖收起折扇,輕輕敲著自己的手,沉思道:“想不到,十六子竟是理王的佐將啊。”
羽鴻退回府中,等不及回到外庭,便在後宅中尋了個房間,打開杏黃錦囊,拆看聖旨。
其實杏黃錦囊裏,並沒有聖旨,隻是一封景龍帝寫給羽鴻的親筆手書,以及一道出城諭旨。
景龍帝在手書裏讓羽鴻帶著梁州親兵,連夜出城,速速返回梁州。那道出城諭旨,就是為了讓羽鴻能在夜間帶軍出城。
景龍帝的用意,也是想讓羽鴻一走了之。隻要羽鴻帶著梁州親兵返回梁州,京畿衛就找不到凶手,也找不到人撒氣,然後再給死難京畿衛多撥些撫恤銀子,多過些時間,這事就淡了,不了了之。這個處置方法,和處理羽鴻跟李家的衝突是一個思路,總之,隻要羽鴻離京返梁,李家和京畿衛找不到人撒氣,這兩件事隻要多過些時間自然就淡化了。
景龍帝偏袒羽鴻的意思非常明顯,甚至都沒有叫羽鴻把那幾個肇事軍卒交出來,給京畿衛抵命。因為景龍帝曾在他的景龍五年,禦駕親征過,知道帶兵極其辛苦艱難,為將者,尤其不能失去兵卒對他的信任和敬服。如果將領為了自己脫罪,把兵卒推出去頂罪,那會使將領大失人心,以後的隊伍就不好帶了。
景龍帝在信中,情辭懇切地跟羽鴻剖陳利害,勸羽鴻不要做意氣之爭,趕緊連夜出京回梁,返回軍中。後麵聖旨再至,就可以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拒不交出殺人凶手,也可謊稱凶手已戰死,總之有許多方法可以便宜行事。至於京中殘局,有他主持坐鎮,叫羽鴻不用擔心。對於關姬,景龍帝隻字未提。
看了景龍帝的手書,羽鴻便召來單正和莫華皓商議,這兩人也認為該聽景龍帝的安排,返回梁州,暫避李家和京畿衛的鋒芒,等日後事態平息了再回來。
連夜出城,返回梁州的事便這麼決定了。羽鴻便吩咐莫華皓派人去通知留守在城南兵馬司的梁州軍卒,叫他們偷偷收拾好行裝,一待令下,便到鳳都城南南門跟其他梁州軍卒會合,一起出城。
吩咐完了莫華皓,羽鴻又叫單正偷偷傳令那幾個跟隨自己的雜役,備好行裝,隨時準備出發。
往年羽鴻在過完年節之後,返回梁州時,他的妃妾們都會一直送他到城南外十裏長亭,才依依惜別。今年連夜出城,顯然不能再來個十裏相送了。
莫華皓趕緊也向華王一揖,道:“末將卑微,不敢叨擾貴妃娘娘和華王殿下。”轉身欲走,羽霖見羽鴻已經轉身入府,就更放肆了,疾步攔住莫華皓,含笑邀約道:“有空了,你來本王府上,本王好生跟你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