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山色(1 / 1)

午休過後,我繞著蜿蜒的山道走向汽車站。小小的偏遠縣城,在群峰環抱的山地中,僅有一條公路通往省會。我到車站,上班車剛過,候下班車還要一個多小時,便找個樹蔭,坐下靜靜等待。

對這個我初接觸的小城,心裏產生一種好奇的情趣。我的眼睛從車站的小雜貨店,移到賣開水的姑娘,爾後順著那像一條白色帶子的公路,放眼遠去漸漸的,目光被聳立陡峻的山巒遮掩。我想,那大山的後麵,定有優美的畫卷;可是,又無能力越過這龐然大物,去領略那邊的風景。隻好收斂了剛才的好奇,自然而然地把目光落到遠方山巒的身軀上。

啊,我從沒發現過山竟有如此美妙、如此光色。西斜的太陽,照射著它堅實、寬厚的軀體,使它那敞露的身子競閃爍出五顏六色的光彩來。這北方的山巒,也和北方的農民一般純樸、簡單、直爽。它近乎光禿禿的,大概是由於山石的過於冷峻,競使它的身子是那樣的單一,完全不如江南的青山綠水那樣富有詩情畫意。然而,眼前在陽光下的這山,卻使我發現了她的嫵媚動人。

看,那山的凸出處,呈現一片燦爛的金黃。它是那樣的光明、遼闊、滿懷著希望;美術家常用這種色調象征崇拜,表現勝利,顯然,它是受人喜愛的。目光隨著凸起的地方稍稍低落下去,此時映進眼簾的是淡淡的灰色,我們稱它銀灰吧。不知怎的,它突然使我想起那銀灰的飛機,顯得敏捷、輕快。在山頂的峰巔處,一種火紅火紅的色彩,正熠熠發光,奪目耀人。它那充沛的青春活力,把我帶入熱烈的向往和奔放的歡悅境地。我的目光依然在遠山的身軀上移動,驀地,一種極平淡,又極無光彩的色調跳了出來,那是深深的褐色。細細地看,這是在大山的凹陷處、褶皺裏,在光亮的背影處呈現的這種平庸無奇的色調。這種既不光亮,又無生氣的顏色,也許誰也不會寵愛它的。美術家作畫時,總愛把它充當暗淡的背景罷。而在那火紅與金黃之間,金黃與銀灰之間,銀灰與深褐之間,又生發出各種複雜的色彩,構成這個崎嶇的富有立體感的山巒。

本來,這山上的土,山上的石,及生在它們夾縫之間的小草是沒什麼犬的區別的,甚至全然一樣的。隻因為造物主把它們置於不同的位置,竟使它們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色彩,不同的亮光;從而,便在人們的眼目中形成迥然不同的價值了。對著這偶然的又是平平的發現,我在深深地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