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哪裏去?河南林縣任村鎮”。醒目的大字就懸掛在任村鎮入口處,是天方夜譚嗎?名不見經傳的小鎮,怎敢有如此之大的口氣!
任村鎮位於林縣城北25公裏處,西與山西平順毗鄰,北與河北涉縣隔河相望,東接本縣東崗鄉,有“雞啼一聲聞三省”之說。
太行山峰巒疊嶂,環繞全鎮,錯落有致,露水河、沙河、漳河水的跳躍叮當,構出一幅靜中有動,古樸蒼勁的風景。無論是深澗湛藍的潭水,或高掛天上的瀑布,或曲徑通幽的阡陌,或神工鬼斧的怪石。都蘊含著源遠流長的文化和傳奇浪漫的遐思。遠至新石器時代的遺址盤陽,戰國時期修築的趙南長城,唐代的王墓古塔,宋朝穆桂英駐紮的穆家寨和囤糧倉,明初修建的“吳天觀”、“法濟寺”,以及水波激蕩的天橋斷、落絲潭,還有王莽追劉秀經過的擦耳岩、青草窪、馬刨泉、二郎擔山攆太陽、榮昌公主的望京樓閣等,近有抗日戰爭年代建立在這裏的三條豫北地下交通線,“十八集團軍”(八路軍)豫北辦事處,劉少奇夫婦、鄧小平夫婦、劉伯承、陳毅、楊得誌、薄一波、肖勁光等中央領導同誌都曾通過以任村鎮為中心的交通線,往返於敵偽封鎖區。
日轉星移,滄海桑田,時間進入60年代,聞名於世的紅旗渠總幹渠穿越任村鎮,極負盛名的青年洞,像光芒四射的珠寶,鑲嵌在莽莽太行。這裏高山聳立,幽穀莫測,八米寬的紅旗渠水高懸山腰,淙淙渠水穿山行進。淩雲亭、一線天、鳳凰台、雙龍洞、虎口崖等一個個景點姿態迥異,熠熠放光。
任村鎮雖然有如此壯麗的山水,然而,在漫漫的曆史長河中,她卻始終與貧窮結下難以分離的“緣分”。那桑耳莊新媳婦因跌灑一擔水就上吊身亡的淒楚故事早已過時,但是困惑的陰影並不就此離去。過去這裏有“種一葫蘆打兩瓢,農民生活無依靠”的傳說,人們吃的是“猴打傘”(糠窩頭),“堆金山”(小米於飯),“龍鳳翻和隔溝飛”(紅薯葉和老豆葉)。50年代,聲震神州的全國勞動模範成百福,就是任村鎮桑耳莊人。他不忍心看著鄉親父老過這樣的時光,就為鄉親編織一個美好的夢,鼓勵大家好好於,就能過上“點燈不用油,犁地不用牛,走路不小心,蘋果碰著頭”的好日子。他說,到那時候,人們吃的是大米白麵和魚肉,倘若再端上眼下這些東西,恐怕是“柿糠麵,小米飯,搖搖頭,不想咽”了。可是,成百福的預言,實現起來並不順利。到了公元1992年的歲尾,新上任不久的鎮黨委書記翟建周來到任村鎮的杓鋪村調查情況,村裏人聽說書記來了,有的村民找上來,向書記要麵、要肉,準備過年。
翟建周沒有想到,建國幾十年了,這裏的山民連溫飽還沒有得到解決,他的心情很是沉痛,指示村幹部陪他到幾戶農民家看看。那農家簡陋寒酸的情景,使他沉痛的心情轉化成一種氣憤,他把村幹部叫到一邊,質問他們,且不說建國的時間,就是改革開放也已十多個春秋了,這麼長的時間為什麼還解決不了人類起碼的生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