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同治之後該是誰
1875年1月初,不到二十歲的同治就歸了西。由於同治沒來得及生兒子,皇帝的寶座由誰來坐便成了大問題。按照大清朝祖宗定下的老規矩,皇帝死後如果沒有兒子,就應該選一個血緣最親的下一輩。同治皇帝載淳是“載”字輩,其下是“溥”字輩,按規矩,應該從“溥”字輩中選一人繼承皇位。
但立“溥”字輩的人做皇帝,慈禧可不樂意。慈禧心想,立了“溥”字輩的人做皇帝,那我不成了皇上他奶奶——太皇太後,這個頭銜好聽倒是好聽,就是不能當權不實用。這種虧本的買賣,我可不幹。
於是,慈禧決定要與老祖宗的規矩鬥鬥法,她堅持要立“載”字輩的人。在一次上早朝時候,她直截了當地說:“我想從我兒子的堂兄弟中選一個人來做皇帝,大家看好不好啊?”慈禧話剛說完,一位走路都不穩當的白胡子大臣就喊了起來:“老佛爺,不能這麼幹呀!這不亂了老祖宗的規矩嘛?再說立了同輩的兄弟,那您的兒子不是就絕後了嗎?”
一心想再垂簾聽政的慈禧,可根本沒把兒子的香火問題當回事。她反擊說:“你這就是扯淡,規矩隨著時代的進步也得改嘛。再說香火問題,宋太宗接他哥哥宋太祖的班,到現在有誰說宋太祖無後了?新皇帝的下一代,可以繼承兩個人的香火嘛。”
那個大臣見說不過慈禧,就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死命地把自己的腦袋往地磚上撞,頓時就鮮血飛濺。慈禧一看,幹嗎呀,犯得著這麼不要命嘛!連忙吩咐人把那位老先生扶了下去。大家都知道,慈禧做事有股狠勁,跟她唱對台戲,絕對沒好果子吃。於是大家都紛紛附和說,老佛爺辦事絕對沒錯,就按您老人家說的辦。
按理來說,就算立載字輩的,也應該是恭親王奕的大兒子最有戲。可這個時候不像辛酉政變那會兒,小六子和他的嫂子矛盾那是大大地有。慈禧可不想小六子做大做強,再說恭親王的大兒子也是個半大小夥子,他如果當皇帝,慈禧可垂不了簾、聽不了政。
思來想去,慈禧最後還是選中了自己的外甥(光緒他媽是慈禧的妹子)載(tián),即後來的光緒皇帝。於是,她就專門把光緒他爸醇親王叫了過來。醇親王一到,慈禧就問:“你知道我叫你來幹什麼嗎?”醇親王恭敬地回答說:“不知道,請老佛爺指示。”
看著有點緊張的妹夫,慈禧接著微笑地說:“我的小妹夫,別緊張!找你來,是有好事要跟你商量。你看把你兒子載立為皇帝,好不好?”慈禧說完這句話,以為自己的妹夫兼小叔子應該會興奮得手舞足蹈。可沒想到的是,光緒他爸一聽慈禧說的話,立即就暈倒在地,口吐白沫,一看就是嚇得不輕。也許醇親王知道,慈禧把自己的兒子弄來,不過就是想找一聽話的木偶,把自己的兒子交給慈禧,不亞於把綿羊交給狼。
但麵對強大的慈禧老佛爺,他也沒辦法,隻能把自己的兒子交出來。至於兒子能不能逃脫慈禧的魔掌,隻能聽天由命了。
就這樣,光緒當了大清的第十一位皇帝,同時也開始了他的悲劇人生。
阿龍辭典 苦命皇帝光緒
做傀儡是痛苦的,光緒就是如此。野史中經常說,光緒吃不飽飯,冬天寒冷的時候,光緒上班的地方,窗戶破了都沒人修,北風呼呼地刮進來。有人可憐光緒,就找了些紙把窗戶糊上,慈禧知道後,大罵光緒:“祖宗當年創業,雨裏來雪裏去,你現在連這點風寒就說受不了,像什麼話!”在慈禧麵前,光緒隻能站著說話。一次,有個藝人叫趕三的,扮成戲中皇帝,說了一句:“我這個假皇帝,都能坐,那邊有個真皇帝,卻整日裏站著,不能坐!”慈禧聽了,才允許光緒以後不用站了。
【阿龍看熱鬧】
看上去很美
有些東西,乍一看,非常美。可一仔細打量,說不定就得把你嚇得暈過去。俗話常說“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大家都說做皇帝好,哪裏知道做皇帝的苦呢!所以,當你看見一個看上去很美的東西的時候,眼睛請格外睜大!
4、 鎮南關大捷
1885年冬末,清政府得到秘密情報,已經侵占越南的法國軍隊,又在中國廣西邊境挑事,並占領了中國的鎮南關。清政府猶豫再三,最後還是決定要對法國鬼子發起自衛反擊戰。廣西軍區司令助理(幫辦軍務)、老將軍馮子材,受命率軍奔赴鎮南關。
鎮南關地處廣西,是非常重要的邊關要塞。當馮子材帶著一千人馬火速趕到鎮南關時,法國侵略軍已經從鎮南關撤離了。鬼子臨走時,不但炸了城牆,還對附近的老百姓進行了燒殺搶掠,昔日雄偉繁華的鎮南關,現在成了人間地獄。
看到鎮南關的這種慘狀,馮老將軍非常憤怒,他親自帶領人馬夜闖法軍的軍營,給法國鬼子來了一頓痛打。被打得暈頭轉向的鬼子想還擊時,馮老將軍帶人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