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鈴木汽車印度子公司“瑪魯蒂鈴木”(Maruti Suzuki)的高層和日本駐印度大使館於2012年7月19日透露,該公司在印度北部哈裏亞納邦的馬尼薩爾工廠18日晚發生員工騷亂,造成1人死亡、約90人受傷。工會方麵與多名公司管理人員進行對話時,員工對管理人員施加了暴力。參與騷亂的員工數量達三四千人,他們還縱火焚燒了工廠的辦公室。騷亂的起因是印度監工歧視不同種姓的員工。
2008年5月24日與25日期間,印度拉賈斯坦邦過半城鎮爆發種姓民眾展開的暴力示威,迄今為止已有37人在暴亂中喪生。數千名示威者封鎖了從齋浦爾到泰姬陵所在地阿格拉的交通要道,當局出動數千軍隊、警察以及民兵前往控製局勢。
種姓的危害很多,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麵:一、政治上不利於印度的統一和團結。種姓製度,使社會四分五裂,人民之間缺乏團結。在曆史上,它為異族入侵提供了有利條件。二、種姓製度影響經濟的發展。前麵提到,種姓製度把經濟分成不同的社會集團,彼此接觸受到影響,有些人“種姓主義”思想嚴重,他們大都考慮本種姓的利益。三、種姓製度影響到人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種姓製度規定,高級種姓不能吃肉、魚和蛋類等等,必然會影響人們的體質和智力的發育。加之,實行內婚製,有的血統較近,也使一些兒童智力不佳,甚至發育畸形。種姓製度使得最普通的百姓想通過教育來改變命運這一幾乎唯一的途徑斷絕,國內篇講過,任何製度要以調動盡可能多的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皈依,才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好製度。種姓製度明顯違背這一條,因此它將成為印度實現現代化強國的重要障礙。而在中國,新中國成立後就已經實現了男女平等,各民族人民一律平等,這大大釋放了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3.基礎教育十分薄弱,文盲率世界第一
印度的文盲率達到20%至30%的高水平,如果印度的決策層不能夠有效地解決關鍵發展目標問題,印度追求大國的地位將是一句空話。印度《經濟時報》稱,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高等教育入學人數是衡量經濟增長的一項重要指標,當一個國家的大學生人數持續增長時,該國往往會在未來十年迎來經濟的迅猛增長。韓國和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初以及80年代末相繼印證了這一觀點。自2000年之後,中國高等教育院校數量增加了一倍,入學人數則增長數倍之多,是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擴充。為此,中國26%的大學適齡人口得以進入高等院校,而印度的這一比例為18%。不過早在1990年和2000年,印度的高等院校入學率高高於中國,直到中國決定優先發展高等教育,這一現象方才發生改變。《經濟時報》認為,在高等教育入學人數方麵,印度的IT和理工類院校有誤導外界之嫌,盡管這兩類院校能夠提供頂尖的教育,但實際上進入這兩類院校求學的印度學生隻占印度適齡人口的極小一部分。而在這方麵,中國無論質量和數量都不輸於印度。更令這家印度媒體感慨的是,印度並無多少措施追趕中國,因為印度大學撥款委員會的“十二五(2012—2017)計劃”、“缺乏遠見而且含糊不清”。《經濟時報》繼續評論道:中國執行的是雄心勃勃的教育計劃,而印度的計劃不僅讓人無法奢望,而且還無法執行下去。《經濟時報》就此舉例說,早在1995年,印度政府就向國會提出一項允許外國大學進駐印度的議案。後來,1995年的這項議案修整為“外國教育提供人議案”。但在20年之後,這項議案仍然“陷在”國會未能通過。
4.窮兵黷武,不把錢花在刀刃上
印度作為一個人均GDP隻有1000多美元的窮國,卻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軍火進口國。全球領先的信息和數據分析公司IHS公司預測,到2020年,印度將超過法國、日本和英國,成為全球第四大國防消費國,僅次於美國、中國和俄羅斯。IHS簡氏防務預算預測,到2020年印度的國防開支將達到654億美元,盡管2013年1月印度國防部長宣布由於經濟形勢嚴峻和財政挑戰將削減國防經費。IHS簡氏防務預算亞太區高級分析師克雷格·卡弗裏說:“最近幾年,印度經濟增長加劇了國防支出增加,而2012年印度經濟出現動搖,這迫使政府重新審視國防開支計劃。實際上,2020年印度國防預算占GDP的比例預計將持續下降,但以美元計算仍將顯著增長。我們預計,印度的國防支出將在2016年超越法國,2018年超越英國,到2020年超越日本。2020年,印度預計每年將花費高達1740億美元用於采購國防裝備。”
印度國防市場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之一。2009年—2012年,印度國防資本開支(即用於購買各種軍用硬件及技術的國防預算的一部分)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5.8%。2013年,印度將國防預算中的159億美元用於國防資本支出。2013年—2018年,印度國防開支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預計將達13.4%,到2018年達702億美元。國防開支的增長除了用於針對國內叛亂和鄰國敵對行動而進行的國防建設外,還主要用以對印度不斷老化的軍事硬件和技術進行替代。印度國防市場的快速增長正吸引國外原始設備製造商和龍頭企業進入這一市場。而且,恐怖事件的不斷增加導致國防預算的大幅增加和裝備銷售周期的縮短,這對國防製造商而言非常有吸引力。2013年—2018年,預計印度將采購無人機、先進電子戰係統、作戰係統、火箭和導彈係統、戰鬥機和教練機、隱身護衛艦、潛水艇等。此外,印度在信息技術和通信方麵的開支預計將顯著增加,重點用於企業應用程序、係統集成和實時移動通信。實際上,2012年9月,印度已與美國開展合作,學習如何建立強大的賽博安全機製,保障重點和關鍵基礎設施安全。印度的先進國防裝備主要依賴進口,其當前采購的武器裝備約有70%來源於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