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癢:尋找真愛的契機(1 / 3)

他(她)的確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我們其實是將自己的想象強加在他(她)的頭上,當我們看到他(她)時,看見的不是對方的真實存在,而是自己加諸在他(她)身上的幻想。他(她)的確是另外一個人,而這恰恰是他(她)的真實存在。

由此,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契機。假若兩人都看到了對方的真實存在,並願意接受彼此的真實存在,那麼,一個新的、真實的關係就會得以建立,這個關係看起來不如前六年的關係那麼動人,但它更穩固、更牢靠、更有彈性,也更輕鬆自如。

假若這個關係發展下去,它會越來越深入,越來越迷人。

我們常說,相戀容易相處難。相戀時,其實我們沒有和對方的真實存在打交道,我們是將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對方身上,然後與自己的幻想打交道,這自然比較容易。相處時,我們就要看到彼此的真實存在,從而能適當地放下自己,與那個和自己一樣擁有獨立意誌的人打交道。這的確更難。

小知識br七年之癢的由來

“七年之癢”是一個舶來詞,源自美國著名影星瑪麗蓮·夢露主演的同名影片。這部影片是一個輕喜劇,講述的是一個結婚七年的男子在妻子去鄉間度假後,被剛搬來的風騷的女房客撩撥得心猿意馬,整日對其想入非非,但最後還是幡然省悟,懸崖勒馬,回到妻子身邊。

按照詞義,七年之癢很容易被理解為到婚戀第七年才產生的不輕不重的問題,一般常被稱為審美疲勞。

不過,在我看來,七年之癢並非指到了第七年才產生問題。其實問題早就產生了,但兩人都在忍受,都在給對方也給自己留點機會。然而,到了第七年,再也不願意忍受了。

所以,七年之癢並非僅僅是輕輕地癢,而可能是大問題,因為許多婚姻或戀愛是在第七年結束的。

幻覺常在第六年破滅

愛情,是對再一次重複童年的憧憬,這就導致了這樣一個結果:童年美好,愛情就重複了美好;童年不幸,愛情就重複了不幸。

當然,很少有人會明確地期待不幸的愛情,我們一開始總是憧憬著愛情的幸福和快樂,隻是到了後來才發現,所謂的愛情居然與童年如此相像,那個我們寄予了很大期望的異性,原來與令自己失望的異性父母那麼相像。

在我的博客上,一個叫“愚者”的網友寫了她的心路曆程。她寫道:

我即將踏入婚姻的第七年,今年是第六年。我突然發現,我的丈夫仿佛重複著我父親的足跡。我結婚時,下定決心選擇一位愛我多過我愛的人,選擇一位有責任心的、和我父親完全不同的人。我父親的事業曾遇到重大挫折,一蹶不振,棄家庭於不顧。

現在,我丈夫也遇到了事業的瓶頸。我的丈夫,和當年我父親一樣想自己去做點買賣,同樣也缺少資金,同樣也想向我的親戚借錢,同樣一旦遭到拒絕就火冒三丈。

他(她)的確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我們其實是將自己的想象強加在他(她)的頭上,當我們看到他(她)時,看見的不是對方的真實存在,而是自己加諸在他(她)身上的幻想。他(她)的確是另外一個人,而這恰恰是他(她)的真實存在。

由此,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契機。假若兩人都看到了對方的真實存在,並願意接受彼此的真實存在,那麼,一個新的、真實的關係就會得以建立,這個關係看起來不如前六年的關係那麼動人,但它更穩固、更牢靠、更有彈性,也更輕鬆自如。

假若這個關係發展下去,它會越來越深入,越來越迷人。

我們常說,相戀容易相處難。相戀時,其實我們沒有和對方的真實存在打交道,我們是將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對方身上,然後與自己的幻想打交道,這自然比較容易。相處時,我們就要看到彼此的真實存在,從而能適當地放下自己,與那個和自己一樣擁有獨立意誌的人打交道。這的確更難。

小知識br七年之癢的由來

“七年之癢”是一個舶來詞,源自美國著名影星瑪麗蓮·夢露主演的同名影片。這部影片是一個輕喜劇,講述的是一個結婚七年的男子在妻子去鄉間度假後,被剛搬來的風騷的女房客撩撥得心猿意馬,整日對其想入非非,但最後還是幡然省悟,懸崖勒馬,回到妻子身邊。

按照詞義,七年之癢很容易被理解為到婚戀第七年才產生的不輕不重的問題,一般常被稱為審美疲勞。

不過,在我看來,七年之癢並非指到了第七年才產生問題。其實問題早就產生了,但兩人都在忍受,都在給對方也給自己留點機會。然而,到了第七年,再也不願意忍受了。

所以,七年之癢並非僅僅是輕輕地癢,而可能是大問題,因為許多婚姻或戀愛是在第七年結束的。

幻覺常在第六年破滅

愛情,是對再一次重複童年的憧憬,這就導致了這樣一個結果:童年美好,愛情就重複了美好;童年不幸,愛情就重複了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