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隱秘的權力鬥爭(3 / 3)

戀人自然和泰迪熊不一樣,因為她能走能跑能說話,而且更要命的,她是一個獨立的人,一定會有他所不能預測的言行和想法,這一切都會顛覆他的“泰迪幻想”。這時,他就會產生情緒。如果“泰迪幻想”對他極其重要,那麼他的情緒就會極其強烈。

適度的吵架也是正常的磨合

在一個健康的家庭,父母愛孩子,而且和孩子的關係很穩定,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那麼,父母就是最好的“愛人”。一個男孩盡管喜歡泰迪熊,但不會把它當成重要的依戀對象。相反,在一個病態的家庭,或很不穩定的家庭,父母要麼不愛孩子,要麼與孩子的關係很不穩定,結果這個孩子就會經常遭遇傷害,他就會特別缺乏安全感。他與現實的“愛人”的關係常是病態的、淩亂的、不能把握的。這時,泰迪熊就會成為他無比重要的依戀對象。父母越不愛他、越不可靠,這個泰迪熊就越重要,他心中的“泰迪幻想”就越強烈。

泰迪熊也可以換成其他玩具。甚至,有的孩子可能什麼玩具都沒有,那他就會幻想出一個“愛人”來。

不管是泰迪熊或其他玩具,還是純粹幻想中的“愛人”,這些形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沒有獨立人格,必然徹底聽命於他。

小男孩如此,小女孩也一樣。所有在嚴重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長大的人,腦中都會有一個自己可以操控的愛人原型。這樣的人長大後,就會將這個幻想的“愛人原型”投射到真實的愛人身上,於是本來是想操控一個幻想的愛人,現在變成了操控一個真實的人。

這種操控願望會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然而,沒有誰願意被操控,於是吵架成了兩個控製欲望比較強的情侶的家常便飯。

假若兩人主動發起吵架的次數基本相當,那麼就是兩人都在爭奪這個親密關係的權力製高點。並且,在這樣的關係中,兩人要麼彼此不能忍受,於是分手,要麼就會爭吵一生,誰也沒有控製住誰,但這個控製欲望一輩子都沒減少。

有很多時候,越偏執的人越容易爭奪權力的製高點。偏執的人安全感極低,所以腦子裏的“泰迪幻想”越強,他們的控製欲望也越強烈。他們的配偶盡管感到很痛苦,但假若不想離婚,就會發現,隻要不接受他們的控製,這個戰爭就會一直在進行,那似乎更痛苦,於是他們的配偶容易放棄,而接受他們的控製。

當然,大多數親密關係還是比較正常的,盡管我渴望你遵從我的意誌,你渴望我遵從你的意誌,但大家較量了幾個回合後,就發現這樣做很難得逞,而且得不償失。並且,大多數男人盡管有時會渴望“乖一點”的女友,但多數時候還是覺得她有適當的獨立性更好。同樣,大多數女子盡管有時會渴望男友“強硬”一些,但多數時候還是覺得他有適度的寬容更好。

於是,一個正常的親密關係中,盡管吵架也在所難免,但不會成為這個關係的主旋律。盡管彼此都嚐試過爭奪一下關係的製高點,但不會特別渴望對方絕對地服從。

吵架也是磨合。每一個親密關係的一開始,雙方其實都沒有看到對方的真實存在,我們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將自己腦子裏的愛人原型投射到對方身上。當發現真實的愛人和幻想中的愛人不相符時,我們會渴望真實的愛人朝幻想的愛人方向變化,但真實的愛人一定不大願意。

反過來,真實的愛人也在對我們做同樣的事情,而我們也不願意。於是,兩人由此產生意誌的較量。但這個較量過程自然也是一個相互了解的過程,最終,在一個健康的親密關係中,較量的雙方都失敗了,誰也沒有改變誰,同時又通過這個過程了解了彼此,而後就可以看到對方真實的存在,並與其打交道了。

從這個意義上看,吵架也有相當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