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親密的心理很常見,而回避親密的表現方式則是千變萬化。
我的一位女性來訪者Mandy,她有各種各樣的心理症狀,譬如強迫症——她會強迫自己記下看到的每一個車牌號碼,再如幽室恐懼症——她不能坐電梯,她還有廣場恐懼症——怕去人多的地方……
和她談話,我總有無法深入的感覺。她很急迫地想改變自己,也覺得每次找我一小時要花數百元是個負擔。同時,她還說,她很信任我,對我甚至有依賴,就像她對她丈夫的那種依賴。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她認為,我們的谘詢應該有很快的進展才對。
然而,談到二十來次時,我覺得我還是沒有了解她,我也並不覺得與她很親近,相反總是覺得有一堵若隱若現的牆擋在我們之間,讓我無法觸碰到她的心。
一次谘詢中,我們連續談了幾件比較重要的事。我想將它們串起來,看看這幾件事情中有什麼微妙的聯係。
剛談了一小會兒,她卻講起了另一件瑣事,沒什麼意義的瑣事,而且講得極其詳細。
跑題了。我想。
跑題,是谘詢中常見的事,而之所以會跑題,常見的一個原因是,當前進行的話題讓來訪者覺得有些害怕,他們不想碰。
這個時候,務必需要將來訪者拉回到本來的話題上。因為,心理問題乃至心理疾病產生的原因就是,一個痛苦讓我們難受,我們就用一些方法將這個痛苦包裹起來,好讓自己意識上看不到這個痛苦的存在。然而,這個痛苦並未消失,它隻是轉入到潛意識中而已,並會以我們理解不了的方式控製我們的行為。並且,如果將痛苦包裹得太嚴實,一個人的情感和感受就會處於被截流狀態,會引來各種各樣的身心問題。
所以,一個合格的心理醫生,必須捕捉到來訪者對痛苦的逃避,並將來訪者再拉回到痛點上。
意識到Mandy跑題後,我立即打斷她的絮叨,對她說:“我們本來是想對你剛才談的幾件重要的事做一個抽象的概括,好進行更深的了解,但你卻突然談起來一件無關的小事,而且談得如此細致,我覺得像是對剛才那個話題的逃避。”
我繼續說:“我感覺這是我們談話很難深入的一個關鍵原因,你經常用談一件瑣事的方式轉移我們的話題,讓我們的話題永遠浮在表麵上,不能深入。”
她先做了些辯解,說她覺得那件小事還是蠻有意義的,值得談下去,但談著談著,我們回到了剛才的話題上。
這時,我感覺,我和她的注意力都變得集中起來,整個房間也變得寧靜了。
就在這種狀態下,她說,前不久過春節的時候,她覺得孤獨。
她這樣說的時候,我感覺我的心弦被撥動,這是因為我感覺到了她的心弦在振動,這是我們談了二十餘次以來,我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
回避親密的心理很常見,而回避親密的表現方式則是千變萬化。
我的一位女性來訪者Mandy,她有各種各樣的心理症狀,譬如強迫症——她會強迫自己記下看到的每一個車牌號碼,再如幽室恐懼症——她不能坐電梯,她還有廣場恐懼症——怕去人多的地方……
和她談話,我總有無法深入的感覺。她很急迫地想改變自己,也覺得每次找我一小時要花數百元是個負擔。同時,她還說,她很信任我,對我甚至有依賴,就像她對她丈夫的那種依賴。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她認為,我們的谘詢應該有很快的進展才對。
然而,談到二十來次時,我覺得我還是沒有了解她,我也並不覺得與她很親近,相反總是覺得有一堵若隱若現的牆擋在我們之間,讓我無法觸碰到她的心。
一次谘詢中,我們連續談了幾件比較重要的事。我想將它們串起來,看看這幾件事情中有什麼微妙的聯係。
剛談了一小會兒,她卻講起了另一件瑣事,沒什麼意義的瑣事,而且講得極其詳細。
跑題了。我想。
跑題,是谘詢中常見的事,而之所以會跑題,常見的一個原因是,當前進行的話題讓來訪者覺得有些害怕,他們不想碰。
這個時候,務必需要將來訪者拉回到本來的話題上。因為,心理問題乃至心理疾病產生的原因就是,一個痛苦讓我們難受,我們就用一些方法將這個痛苦包裹起來,好讓自己意識上看不到這個痛苦的存在。然而,這個痛苦並未消失,它隻是轉入到潛意識中而已,並會以我們理解不了的方式控製我們的行為。並且,如果將痛苦包裹得太嚴實,一個人的情感和感受就會處於被截流狀態,會引來各種各樣的身心問題。
所以,一個合格的心理醫生,必須捕捉到來訪者對痛苦的逃避,並將來訪者再拉回到痛點上。
意識到Mandy跑題後,我立即打斷她的絮叨,對她說:“我們本來是想對你剛才談的幾件重要的事做一個抽象的概括,好進行更深的了解,但你卻突然談起來一件無關的小事,而且談得如此細致,我覺得像是對剛才那個話題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