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做有自己追求的獨一無二的男孩(2 / 2)

和這位母親一樣,很多女性在男孩剛表現出好奇心的時候就阻止了他。雖然保護了他的人身安全,卻打擊了他的好奇心。如果受到父母的鼓勵,男孩的好奇心會越來越強,提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當然,父母並不能替男孩回答問題,應讓他自己尋找答案,否則會讓他形成依賴父母的習慣。

5歲的誌文對周圍的事物非常好奇,他經常問:星星為什麼會發光?月亮為什麼有時是圓的,有時是彎的?霓虹燈為什麼是彩色的?我為什麼不會飛?麵對這些問題,家人常被他問得莫名其妙,因為誌文雖然喜歡提問,卻不喜歡自己尋找答案。為此,爸爸特意借了很多兒童科普書,好奇的誌文從中找到了答案。

愛發問是一個好現象,但將尋找答案的任務推給家長則是不愛思考、懶惰的表現。誌文的爸爸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才想方法引導兒子自主思考的。在日常生活中,對男孩的發問,父母應合理引導他自己尋找答案。如果問題超出了你的認知範圍,應借助書籍、實驗,甚至旅遊來實現。

鼓勵他發展自己的愛好

愛好與興趣相聯係,是推動男孩前進的動力。在他還小的時候,興趣可以讓他形成自覺的習慣。在他步入社會之後,愛好可以使他充滿活力,不斷進取。父母要鼓勵男孩發展自己的愛好就必須摒棄為男孩包辦一切的想法。對男孩來說,他同時需要愛和自由,如果父母過分介入他的生活,就會打消他對事物的興趣。

為了把兒子培養成一個興趣廣泛的人,媽媽給他報了很多輔導班。周六上午的舞蹈班、下午的奧數班,周日上午的圍棋班、下午的武術班。此外,寒暑假期間,媽媽還要讓他參加其他輔導班。本來兒子非常喜歡武術,但媽媽每周都逼兒子去上課,這讓他很反感,對武術的興趣也漸漸淡了。

這位母親的本意是好的,卻采取了極端的做法,不僅沒有使男孩得到發展,還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心理負擔,從而對原本喜愛的武術產生了排斥。很多家長喜歡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男孩,企圖以自己認為合理的方式教育他。然而,這既忽視了男孩的感受,又增加了他的抵觸情緒。

光亞很喜歡跳國標舞,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舞者,媽媽為他報了國標舞班。很多鄰居說:“光亞現在正是學習緊張的時候,哪有時間學跳舞啊?”有的說:“跳舞是女孩的事情,一個男孩……”然而,光亞的父母對此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兒子的這個要求是合理的。

經過幾年的努力,光亞不僅獲得了很多國標舞獎項,還成了一個懂禮貌、熱情的小紳士。人們遠遠看到他,就覺得他的氣質與眾不同。

光亞的父母非常支持兒子的愛好,不顧眾人的反對鼓勵兒子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對光亞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一個人的愛好可以推動他克服重重阻礙,可以幫助他戰勝流言飛語。發展男孩的愛好,首先要看到屬於男孩自己的興趣愛好,然後再幫助他一步步向理想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