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食、偏食的孩子不健康
物質水平的提高,讓餐桌上的菜肴種類和營養都越來越豐富。但麵對越來越豐富的菜品,很多孩子卻越來越偏食、挑食了。
小希今年12歲,胖胖的,是個愛玩、愛鬧的孩子,平時吃飯胃口很好,但不知什麼原因,漸漸地他開始挑食了,這也不吃,那也不吃,讓全家人很是擔心。
一天中午,媽媽特意為小希做了京醬肉絲、冰糖肘子、炒苦瓜等。但小希卻隻把京醬肉絲的盤子拉到自己跟前,拿起筷子大吃起來。媽媽夾了一塊苦瓜放在小希的盤裏說:“小希,多吃點苦瓜,能降火清肺的!”但小希卻不高興地把苦瓜又夾了出去,說:“我不愛吃苦瓜,苦苦的不好吃。”
像小希這樣挑食的孩子很常見,雖然說挑食、偏食的習慣表現在孩子身上,但其實責任完全在父母身上。因為這種習慣不是一時半會養成的,挑食、偏食往往與家庭的飲食結構,家長處理孩子進食的態度以及家長自身的挑食、偏食行為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一般來說,導致孩子偏食、挑食習慣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孩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對孩子有求必應,而且不加以限製,這很容易使孩子隻吃自己喜歡的東西,時間一長必然會形成偏食。
2.過多地吃零食,這很容易導致孩子的胃腸道消化液不停地分泌,使得胃腸缺乏必要的休息,最終引發消化功能的減弱,導致孩子食欲下降。
3.邊看電視邊吃飯,這很容易分散孩子的對食物的注意力,導致孩子失去對食物的興趣。
除此之外,父母喂食、未把握飲食時間、食物單調以及父母自己偏食、夫妻經常吵架造成餐桌氣氛不良等家長本身的不良習慣或生活方式也是造成孩子偏食、挑食的主要原因。
那麼,偏食、挑食都有哪些危害呢?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趙霞教授警告家長說,偏食、挑食不僅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更容易導致孩子患上近視和皮膚病。烹調加工方法、季節以及不同的飲食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本身就使得孩子很難實現膳食平衡,如果孩子再挑食、偏食就更容易導致某些營養素攝入不足或過量。如果人體長期缺乏鋅、鉻、銅、硒等微量元素,很容易造成兒童視力障礙和近視;而維生素缺乏則容易導致孩子患上皮膚病,例如,缺乏維生素A容易引起皮脂腺和汗腺萎縮,導致皮膚粗糙、毛發幹枯、皮膚無光澤;缺乏維生素B6容易導致皮膚發紅、脂溢性皮炎等;缺乏維生素B2容易導致口角炎、舌炎和唇炎等炎症;而缺乏維生素C則容易導致孩子患上“糙皮病”。
孩子挑食、偏食家長自然會擔心,擔心孩子營養不良,影響身體健康。於是很多家長便強迫孩子多吃飯,這往往導致孩子把吃飯當做一種懲罰,形成惡性循環。相反,如果家長能說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或改變一下烹調方式,以此誘導孩子吃一些他不太愛吃的食物,孩子的飲食狀況往往能有所改善。
假如孩子挑食、偏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家長千萬不要期望孩子能突然改變這種習慣。家長可以嚐試在比較輕鬆的環境中和孩子共進食物,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孩子會主動吃一些食物,這對改正孩子挑食、偏食的習慣很有幫助。
平時家長還要注意少給孩子買些零食,由於零食供應不足,孩子自然會將胃口轉向正餐。家長還可以多動動腦筋,在飲食上多增加點花樣,以此吸引孩子。
雖然方法多種多樣,但最為重要的是,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起到榜樣作用。正如營養學專家凱西·麥克唐納所說:“在糾正孩子的壞習慣之前,家長要首先糾正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以身作則。”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食物當成一種對孩子的獎勵,更不是一種懲罰,不要用食物來賄賂孩子。改正孩子挑食、偏食的習慣關鍵是要給孩子營造一種和諧輕鬆的進食氛圍,讓孩子獨立自主、輕鬆愉快地進食,唯有如此才能讓男孩有個健康強壯的身體。
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睡眠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占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睡眠對一個孩子的生長發育和生活、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生長發育高峰期的孩子對睡眠的需求會更高。但很多孩子的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總讓家長擔憂不已,本應屬於成年人的睡眠問題如今卻蔓延到孩子身上。
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也出現了睡眠問題呢?其中家長沒有細心照顧孩子以及家長生活中的不良習慣等因素是影響孩子睡眠質量的重要原因。
睡眠不好的孩子很容易出現睡不安穩、做噩夢、入睡困難和容易驚醒等睡眠障礙。導致孩子出現這些睡眠障礙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由於精神刺激,比如受到驚嚇,有苦惱的事情又不願讓家長知道,家庭關係緊張,總在壓抑中生活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