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晉是個很開朗的男孩,爸媽都是普通工人,家裏並不富裕。爸媽從沒給他買過名牌衣服和文具,也沒送他上貴族學校。然而他卻非常愛自己的家,也很愛學習,成績也不錯。
去過他家的同學都說:“他家不大,也沒豪華的裝修,但是卻很舒服。他的爸爸媽媽非常友好,給小晉買了很多書,還經常帶他去圖書館,我的爸媽從來都沒時間和我們一塊玩。”
物質不豐富的家庭,也可以過得溫馨、幸福,其實男孩的要求並不高,隻要能滿足他最普通的生活和學習需要就可以了。男孩更喜歡的是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他不喜歡父母爭吵,不喜歡雜亂無章的環境。
家長應給男孩提供安靜、舒適、整潔的家庭環境,必需的文化學習用品,再創設一個有利於提高他的修養和氣質的氛圍就可以了。
在和諧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男孩會充分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體貼、關愛,他會對父母充滿感激,因而更願意承擔家庭責任。
為男孩營造民主的家庭氛圍
民主用一句很簡單的話表示,就是每個人都有說話和選擇的權利。很多父母雖然關心男孩、嗬護男孩,卻不懂得用民主的方法對待男孩。這雖然與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有關,但與父母的民主意識關係更為密切。
對男孩來說,他渴望自由、喜歡挑戰,這就意味著父母應給他更多的民主機會。否則,男孩很容易受到壓抑,從而影響他形成獨一無二的性格和發揮出獨特的創造力。
很多父母不喜歡讓男孩發表意見,一旦男孩的觀點與自己的想法相左,他們就會說“你不應該那樣做,應該像我一樣”“你的說法是錯的”……他們更希望男孩是一個聽話的孩子,於是,在父母的嚴厲管教下,很多男孩習慣了沉默。
兒子經常和爸爸討論問題,一天,家裏正在討論周日去哪裏玩。爸爸說:“去遊泳吧。”媽媽說:“去野炊。”兒子說:“現在天還不是很熱,如果去遊泳,水溫過低的話,媽媽容易過敏。如果去郊遊,現在也沒什麼好景色。”“那怎麼辦呢?”媽媽問。兒子說:“咱們可以去看電影,聽說最近有好幾個新片。”爸爸說:“兒子分析得有道理,咱們就聽他的吧。”
這是一個民主的家庭,他們沒有明確地固執己見,而是耐心聽取了兒子的建議。這不僅營造了民主的家庭氛圍,還讓男孩學會了分析與比較,也讓他學會了自己做主。
男孩雖然小,但同樣是家庭中的一員。同時,他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觀點和喜好。父母應該尊重男孩的這些特點,給他參與的機會,讓他在民主的家庭氛圍中成長,這也會讓男孩形成民主的作風,從而有助於日後的發展。
隻有民主的父母,才不會包攬男孩的一切事情,才會給男孩提供一個相對寬鬆、輕鬆的家庭氛圍。這種家庭中的父母會引導男孩思考和做事,而不是代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