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鞏義市回郭鎮是著名的電纜電線和鋁加工生產基地,喬萬強來到雲南,還想“延伸”這個產業。但投資辦一個電纜電線廠,區區7萬元根本就不行。經過別人介紹,他找到了另一個做鋁錠的同鄉老板,非常誠懇地說明了自己的創業打算。這位老板被他的念頭和精神所打動,大筆一揮,就劃給他50噸鋁錠。以同樣的方式,另一位老板也“賒”給他47噸鋁錠,並送上門來。
由於雲貴高原電纜電線生產者少,需求量大,再加上本地經營減少了物流成本,喬萬強的電纜電線產品當年的利潤就達到每噸5000元。隨著經營的擴大,1995年時他開始做加工電線的生產設備,利潤更是達到40%,年銷售總額達到2000萬元。不久就一下子還清了外麵的借款。
後來,喬萬強把目光轉向雲南盛產有色金屬的礦產開采。在曲靖、會澤地區,甚至在中緬邊界,他先後分別投資數千萬元,相繼建起了鐵礦、鉛礦、鉬礦和鎢礦。但隨著國家礦產資源整合的步伐加快,個人收購礦產非常艱難。為讓企業經營得到正常的發展,他到政府部門挨個找人申請,“東方不亮西方亮”,直到對方同意。
喬萬強說,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人脈比礦產資源更重要,而能夠疏通人脈的,就是堅持誠實、守信。可見,對於想創業的人來講,人脈資源顯得尤其重要。因為圈子就這麼大,你平時的為人處世,都會影響你的人脈。而良好的人脈總會為你奠定一個無形的創業基礎。因此,一定不要為了追求一時的利潤得罪了你的人脈,這種影響將是長遠的危害。
創業不是引“無源之水”,栽“無本之木”。每一個人創業,都必然有其憑借的條件,也就是其擁有的資源。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人脈資源的創業,即創業者構建其人際網絡或社會網絡的能力。一個創業者如果不能在最短時間之內建立自己最廣泛的人際網絡,那他的創業一定會非常艱難,即使其初期能夠依靠領先技術或者自身素質,比如吃苦耐勞或精打細算,獲得某種程度上的成功,我們也可以斷言他的事業一定做不大。除非他像比爾·蓋茨一樣,能開發出一個前無古人、無可取代的Windows。
創業者人際資源,按其重要性來看,第一是同學資源。現在社會上同學會很盛行,僅北京大學,各種各樣的同學會就不下幾十個,據說其中有一個由金融投資家進修班學員組成的同學會,僅有200餘人,控製的資金卻高達1200億元,殊為驚人。人大、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都有同學會或校友會分會,在這些地方,形形色色的同學會多如恒河沙數。
在《科學投資》上千個創業者案例中,有許多成功者的身後都可以看到同學的身影,有少年時代的同學,有大學時代的同學,更有各種成人班級如進修班、研修班上的同學。赫赫有名的《福布斯》中國富豪南存輝和胡成中就是小學和中學時的同學,一個是班長,一個是體育委員,後來兩人合夥創業,在企業做大以後才分了家,分別成立正泰集團和德力西集團。一位創業者在接受《科學投資》的采訪時說,他到中關村創立公司前,曾經花了半年時間到北大企業家特訓班上學、交朋友。他開始的十幾單生意,都是在同學之間做的,或是由同學幫著做的。同學的幫助,在他創業的起步階段起了很大的作用。
實際上,同學之間本來就有守望相助的義務,在現今這個時代,帶著商業或功利的目的走進學堂,也並沒有什麼不妥當。
第二是職業資源。對創業者來說,效用最明顯的首推職業資源。所謂職業資源,即創業者在創業之前,為他人工作時所建立的各種資源,主要包括項目資源和人際資源。充分利用職業資源,從職業資源入手創業,符合創業活動“不熟不做”的教條。尤其是在國內目前還沒有像美國或歐洲國家一樣,普遍認同和執行“競業避止”法則的情況下,選擇從職業資源入手進行創業,已經成為了許多人創業成功的捷徑和法寶。如昆明的“雲南汽車配件之王”何新源,在創辦新晟源汽配公司之前,就在省供銷社從事相同工作;有名的寶供物流,其創始人劉武原來也是汕頭供銷社的一名“社員”,被單位派到廣州火車站從事貨物轉運工作,後來承包轉運站,再後來利用工作中建立的各種關係,創立了寶供物流,通過為寶潔公司做物流配送商,一舉成為國內物流業之翹楚。前中學數學教師、“好孩子”創始人、《福布斯》中國富豪宋鄭還是通過一位學生的家長,得到了第一批童車訂貨,這才知道世界上原來還有童車這樣一個賺錢玩意兒的。同時,宋鄭做童車的第一筆資金也是通過一位在銀行做主任的學生家長獲得的。如果沒有學生家長的幫助,宋鄭還可能會一事無成。而萬通的馮侖和王功權原來則是同事,兩人曾一起在南德工作過,後來兩人離開南德,攜手海南打天下,才有了現在的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