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後在報刊上發表了幾十篇有關火花知識的文章,還成為北京晚報“諧趣園”的撰稿人。他的火花藏品得到了國際火花收藏界的承認,並躋身於國際性的火花收藏組織的行列。1991年他的幾百枚火花精品參加了在廣州舉辦的“中華百絕博覽會”……他以14年的收藏曆史和20萬枚的火花藏品,被譽為火花大王而名滿京城,獨領風騷。
很顯然,呂春穆的成功得益於交際。他通過收集和交流火花,結識了很多朋友,通過朋友再認識朋友,一步步把自己的人脈網絡做大。從而,一次次機會降臨,使他走向了成功。事實一再證明,人們機遇的多少與其交際能力和交際活動範圍的大小幾乎是成正比的。因此,我們應把開展人脈活動與捕捉機遇聯係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交際能力,不斷擴大自己的人脈網,發現和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進而擁抱成功!
所以說,做事業沒有人脈事難成。你如果想在社會上立足,想在事業上出人頭地,就必須學會積極積累自己的人脈資源,並讓這些人脈資源變成自己成功的法寶。
貴人,會對你的人生有何啟示?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人脈的內涵就是“貴人相助”。“貴人”可能是指位高權重能夠提拔你的人,也可能是經驗、專長、知識、技能等各方麵能夠提點你的人,他們是師父、教練,或者是引薦人。自己走百步,不如貴人扶你走一步,因此,出門遇“貴人”,就可吉星高照、一帆風順,甚至飛黃騰達。所以,找到自己的貴人,並博得他們的信任和賞識,應該成為你人脈規劃中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留心觀察周圍的人群就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到處是有才華的窮人。這些人們眼中的“才子”,要麼才華橫溢、見解深刻,要麼就有超越常人的能力或是天賦,但是,他們的經濟情況和生活狀況並沒有因為他們的才華而有所不同。他們一邊空守著一腔熱血堅持著自己的夢想,一邊在生活中繼續扮演窮人的角色。
然而這些有才華的窮人為什麼就一直這麼窮困著呢?他們的經濟狀況、生活水平、薪水收入為何會和他們的才華有這麼大的差距?很顯然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優秀,也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
一個人可以沒有能力,可以命運不濟,但這些都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逐漸彌補。他們之所以會處在這樣一種尷尬的境地是因為他們缺乏生命中的貴人。他們缺乏能夠改變他們命運的貴人。
或許談到北京新東方學校的“掃地王”——張少雲,人們就會明白貴人在一個人生命中的重要性了。
張少雲,原本來自貧窮的農村。在他成為新東方的執教老師之前,他曾經在新東方學過兩年的大專英語課程。雖然他英語學得不錯,但是要用兩年的時間學好一門外語多少還是有點難度,於是他決定一邊幹好本職工作,一邊在新東方打工。
他在新東方的工作內容就是看教室、打掃衛生。在新東方的這段時間裏,他逐漸產生了要在新東方執教的想法。
為了完成自己的目標,除了工作之外,他一邊努力地學習,總結各種英語知識從而打牢自己的英語基本功,一邊讓自己盡快熟悉新東方的教學模式。他在自己的住處找了一麵空牆掛上一個小黑板,作為模擬課堂,練習講課。
就這樣,他在自己的住處模擬性地“講”了一年課,直到他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勝任新東方的教學工作了。於是他就去麵試,結果麵試官們一看他的簡曆,既沒留過洋,又不是什麼名牌大學的博士、碩士,他甚至沒有專科畢業證,於是他一次又一次被排除在考慮範圍之外。
直到2002年初,他終於碰到了他生命中的貴人,就是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為了獲得麵試官們的青睞,他把自己平時模擬講課的那塊小黑板搬到新東方大樓,堅持要給負責招聘的主管老師模擬講課,他的誠意感動了俞敏洪。
於是俞敏洪校長給了他一個表現的機會,最後他的試講終於獲得了新東方那些挑剔的麵試官們的肯定,當然其中也包括挑剔的俞敏洪。現在,張少雲早已經成為了北京新東方外語學校的一名優秀講師。
從張少雲的人生經曆中我們不難看出,一個人光有才華還不行,如果他不懂得為自己積累人脈關係,找不到可以發現自己才華的伯樂,找不到願意為自己提供舞台的貴人,那麼即使這個人再有才,他也隻能是一個有才華的窮人。
的確,在這個社會上,擁有廣泛的人脈就好比擁有了廣泛的通往成功的道路,而你所有的人脈就是帶你走上這些成功之路的向導,沒有他們的指引,即便是有才華的人也不過是一個與成功擦肩而過的窮人罷了。
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很多朋友,他們在各行各業占有一席之地,也許某天就成為我們自己的貴人。貴人是根據我們發展的不同階段而變換的。因此,我們需要建立一個保持良好的關係網,來幫助我們尋求不同階段的不同貴人。有時候,你距離目標隻有一步之遙,而關鍵就在於你能否找到實現目標的資源。克富洛夫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現代社會裏,人脈又是行動必需的橋梁。如果我們想要把“也許偉大”的想法付諸行動,就必須尋找貴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