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建立新型人脈資源,打造成功人生(7)(2 / 2)

③保持溝通和會麵渠道的暢通。與同行每個月在聚會上碰麵,這種內部聚會會有不少免費的內部消息;保持與朋友能夠見麵和交流的渠道,你會發現感情因此不褪色,當然,當別人有信息的時候,也肯定不會忘記提供給你。

讓你的人脈來為成功鋪路

現在,常常有人抱怨,我想創一番自己的事業,卻沒有合適的主攻方向,缺乏必要的資金力量,更幻想能得貴人相助。其實,龐大的資源往往就在身邊,那就是無數的“人”。隻要善於把握、打理、培植你的人脈,就能聚集人氣,進而鑄造人脈,有了這樣的臂助,資金、技術、渠道還不是唾手可得,何愁大事不成?

社會是由多變化的、多層次的無數的人際關係組成的立體網絡結構,每個人都是這一網絡結構中的“結”,同上下左右、四麵八方、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人發生著關係。沒有豐富的閱曆,沒有練達的處世經驗,沒有機敏的應變能力,沒有能屈能伸、開合適度的豁達胸懷,就難於在社會上活動自如,來去自由。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有的人做起事來左右逢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有的人卻處處碰壁,舉目四顧一片茫然。兩種不同的際遇,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的人脈所決定的。世界上眾多才華橫溢的人之所以懷才不遇,關鍵在於他們並不具備經營人脈的能力。因為幸運其實是設計出來的。看似幸運之神“巧合”地降臨,其實多半是努力經營人脈的結果。

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嚐君喜歡廣納“食客”,招納各種閑人逸士,號稱食客三千。他對這些食客以禮相待,並盡量提供機會讓那些有才能的人各盡其能,就算是暫時沒有表現的門客,孟嚐君也提供食宿,把他們“養”起來,仍視之為賓客。

有一次,孟嚐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當時在位的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嚐君不敢得罪秦昭王,隻好留下來。不久,秦國大臣們勸秦昭王說:“留下孟嚐君對秦國是非常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麼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遂改變了主意,把孟嚐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隻等找個借口殺掉。

秦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隻要妃子說一,秦昭王絕不說二。孟嚐君派人向她求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用齊國那件天下無雙的白狐裘做報酬。這可讓孟嚐君為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白狐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客說:“我能把白狐裘找來!”他說完就走了。

原來這個門客最善於鑽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秦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白狐裘,一時舍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儲藏室裏。這個人便借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鑽進儲藏室把白狐裘偷出來。

由此可見,人們在追求事業成功的過程中,人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今天的商業社會裏,人脈就是機會,人脈就是前途,人脈就是財富。隨著全球網絡的極速發展,整個世界日益成為一個脈絡豐富的地球村,人與人之間的聯係也隨之更加密切。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娛樂都緊密地與別人聯係起來,整個世界已經形成一個有機脈絡。你與別人之間的脈絡越豐富,你的事業就越發達。因此,能成就大業者,除了要有一定的業務知識,最為關鍵的還是要創建有利於自己發展的人脈關係。

有位名人曾說過:“在我所認識的全世界成功者中,他們最重要的特征就在於創造人脈和維護人脈。人生最大的財富就是人脈,因為它可以開啟所需能力的每一道門,讓一個人不斷地獲得財富和貢獻社會。”是的,成功與人脈就是如此密不可分。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人懂得人脈的重要性,並因此而積極經營自己的人脈;而處處碰壁,舉目四顧的人則忽視人脈的重要性,並因此讓自己變得孤立無援。是要做前者,還是要做後者,相信聰明的你一定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能獲得周圍朋友的幫助,那麼辦成一件事情就會變得相對容易一些。在這個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的社會裏,麵對激烈的競爭,一個人要想贏得成功,就必須得時刻注意積累人脈,因為有廣闊的人脈才會有廣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