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1 / 2)

此刻細細想來,範陽有沈家的產業,也有眾多以沈蔚名義收留的劍南鐵騎陣亡將士遺屬,沈蔚想在範陽城內瞞天過海,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薛輕煙笑著拱手抱拳,向那灰衣人行了個有些走形的江湖禮:“沈大人托我轉告,承讓了。”

使團車隊中的隨行眾官已陸續下了馬車,在侍衛隊成員的保護下列隊於薛輕煙身後。

灰衣人的嗓音中有些挫敗的惱意,咬牙道:“諸位大人留下儀仗車馬及國禮,便可自行離去了。”

“多謝。”薛輕煙昂首淺笑,舉步向前。

灰衣人出京時接到的指令是,隻要留下楊慎行及國禮即可,不必要誰性命。眼下雖楊慎行脫逃,至少留下了國禮,也算他不辱使命,沒必要對薛輕煙及她身後這些文官下毒手。

可他瞧著眼前的架勢,這群文官像是瘋傻魔障,明明沒了車馬,沒了國禮,沒了儀仗,竟像要兩手空空走到東寧?!

灰衣人於心不忍,清了清嗓子,怔怔道:“薛大人,前路叵測,不如返程。”

薛輕煙並不停步,笑意映著灰衣馬隊劍刃寒光,不急不躁:“國之大事,雖死,必至。”

她是太常寺主簿薛輕煙,她是本次使團的副使,她願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用雙腳丈量從此處到東寧王城的千裏之行。

這大約就是所謂文官的骨氣吧?灰衣人對此報以輕嗤,卻不再理會薛輕煙一行,隻振臂一揮,示意身後的手下上前檢查儀仗中的國禮。

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灰衣人驀地想起薛輕煙先前那抹奇怪的笑意,如夢初醒。

他頓時大喝一聲:“國禮並不在儀仗之中!”

隨即調轉馬頭朝那正加快步伐試圖往道旁林間藏身的薛輕煙揮劍而去。

薛輕煙回頭一見灰衣人追來,忙大聲喊道:“張吟!再不現身,你的未婚妻便要埋骨此處了!”

話音剛落,一道如魅般的身影似是從天而降,長劍狠狠擋住灰衣人殺氣騰騰的劍鋒,並將灰衣人自馬背挑落。

同時伴著一聲認命的歎息。

****

真沄城南郊,浣紗渡。

“像是要下雨了,”苗金寶將手遮在眉骨上,向江麵張望著,“船怎麼還不來?”

真沄是邊陲小城,通常在日落之前便會關閉城門,因此來往這江上的船隻總是早早靠岸進城。此時夕陽已沒入山間,渡口再無旁人,江麵上空空蕩蕩,全無白日裏的熱鬧喧囂了。

九月初三那日,因沈蔚發現有人尾隨,當夜使團眾人入駐範陽城內的官驛後,楊慎行便召集使團眾官簡單說明的情況及後續安排,隨後在沈蔚與苗金寶的陪同下趁夜出城,連日跋涉,繞小道直奔真沄南郊,打算按原定計劃自水路往東寧王城與薛輕煙一行彙合。

無論是走陸路的薛輕煙一行,還是走水路的楊慎行三人,隻要出了真沄地界就是邊境,無論身後尾隨的是哪方勢力,都絕不敢冒著造成東寧方麵誤會的風險輕易越過。

此刻細細想來,範陽有沈家的產業,也有眾多以沈蔚名義收留的劍南鐵騎陣亡將士遺屬,沈蔚想在範陽城內瞞天過海,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薛輕煙笑著拱手抱拳,向那灰衣人行了個有些走形的江湖禮:“沈大人托我轉告,承讓了。”

使團車隊中的隨行眾官已陸續下了馬車,在侍衛隊成員的保護下列隊於薛輕煙身後。

灰衣人的嗓音中有些挫敗的惱意,咬牙道:“諸位大人留下儀仗車馬及國禮,便可自行離去了。”

“多謝。”薛輕煙昂首淺笑,舉步向前。

灰衣人出京時接到的指令是,隻要留下楊慎行及國禮即可,不必要誰性命。眼下雖楊慎行脫逃,至少留下了國禮,也算他不辱使命,沒必要對薛輕煙及她身後這些文官下毒手。

可他瞧著眼前的架勢,這群文官像是瘋傻魔障,明明沒了車馬,沒了國禮,沒了儀仗,竟像要兩手空空走到東寧?!

灰衣人於心不忍,清了清嗓子,怔怔道:“薛大人,前路叵測,不如返程。”

薛輕煙並不停步,笑意映著灰衣馬隊劍刃寒光,不急不躁:“國之大事,雖死,必至。”

她是太常寺主簿薛輕煙,她是本次使團的副使,她願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用雙腳丈量從此處到東寧王城的千裏之行。

這大約就是所謂文官的骨氣吧?灰衣人對此報以輕嗤,卻不再理會薛輕煙一行,隻振臂一揮,示意身後的手下上前檢查儀仗中的國禮。

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灰衣人驀地想起薛輕煙先前那抹奇怪的笑意,如夢初醒。

他頓時大喝一聲:“國禮並不在儀仗之中!”

隨即調轉馬頭朝那正加快步伐試圖往道旁林間藏身的薛輕煙揮劍而去。

薛輕煙回頭一見灰衣人追來,忙大聲喊道:“張吟!再不現身,你的未婚妻便要埋骨此處了!”

話音剛落,一道如魅般的身影似是從天而降,長劍狠狠擋住灰衣人殺氣騰騰的劍鋒,並將灰衣人自馬背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