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正的青梅竹馬:沈澤洋。

認識沈澤洋是個意外,可能很隨意,我卻固執地相信是天意。六歲那年,媽媽把我從小村莊接到了雲城,半年後把我托付給了幺嬸,再次外出打工。幺嬸是個很幸福的女人,有幺叔在外奮鬥,她隻需好好撫養孩子。

幺嬸待我並不薄,但我從小養尊處優,不想對任何人低頭,也不願向旁人祈求任何東西。幺嬸閑來無事,總是笑我小時候霸道,不僅壓榨奶奶,還逼著奶奶背我。可她不知道,在我的心裏,放在第一位的永遠是奶奶,我隻有麵對奶奶,才會肆無忌憚地哭,肆無忌憚地鬧,毫不客氣地向她要任何東西。

家庭主婦的日子,除了洗衣,就是做飯、收拾屋子,時間一長,總會閑得慌。幺嬸開始打毛衣,紮鞋墊,跟一幫老婆子、家庭主婦張家長李家短。我就帶著小堂弟在小鎮內晃悠,撿瓶子、廢紙,在廢品收購站換零花錢。那時候的我就是這麼倔強,寧肯拾荒,也堅決不向幺嬸開口要錢。

小賣部,總是很多孩子喜歡光顧的地方。他們會在媽媽買菜的時候,順勢開口要兩毛零花錢,用來滿足口欲。而我跟他們不一樣,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把辛苦賺來的錢攢起來,一塊錢,最多用兩毛,一毛我用,一毛小堂弟用。

小賣部門口,一個小男孩,腮幫子鼓鼓的,吹著大大的泡泡,“嘭——”泡泡破裂,小男孩整張臉都貼滿了黏糊糊的糖膠。我就在一旁怯怯地觀望,我睜大了雙眼,盯著這種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我不知道它什麼味道,不知道它為什麼可以跟肥皂泡一樣漂亮,還可以像泡泡一樣破滅,貼在臉上,好好玩兒!

“你……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嗎?這是什麼東西,好好玩,可以教我玩嗎?”我一直是個大大咧咧的孩子,這次卻有點怯場,有點語無倫次。

“這是泡泡糖,在小賣部裏買的,一毛錢一顆。”小男孩一邊撕臉上的糖膠,一邊回答我。

“我叫史麥兒,這是我弟弟,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沈澤洋,你先去買糖,我教你。”

沈澤洋,我深深地記住了這個名字。是他,打開了我童年的一扇新門。很快,我和小堂弟從小賣部出來,一人一顆泡泡糖,聽著沈澤洋的教導,比聽老師講課還認真。

“用舌頭頂,吹氣。千萬不要吞進去,會粘住腸子的!”沈澤洋一副嚴師的模樣。泡泡糖會黏住腸子,這個謊言,曾讓多少孩子嚇得做噩夢?你信嗎?我那時候是真信了!

聽沈澤洋一說,我連忙命令小堂弟把泡泡糖吐出來。我自己卻天不怕地不怕,繼續學吹泡泡,沈澤洋不停地罵我笨,我卻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開心。那時候總幻想,如果能練到吹泡泡的最高境界——糖膠沾滿整張臉,那該有多好!直到很久以後,沈澤洋才告訴我,那是他的失誤……

☆、Chapter3:倔強是一種不可救藥的病

有一種倔強,叫做不哭。史麥兒,是一個牛脾氣的女孩子。

--------------------

認識沈澤洋的時候,我比他高出了大半個腦袋,在我麵前,他就是一個小弟。我身旁的小堂弟,比我小一歲,永遠是我的小跟班,忘了說,他叫史記。我一直不喜歡這個特別晦澀難懂的名字,喜歡叫他大頭,或著木頭。幺嬸非常不滿我這樣叫他,所以,當著幺嬸的麵,我從來不這麼叫。

那時候我年紀並不大,也學會了察言觀色,有些東西真的是天生的,不用大人刻意去傳授。大人們總喜歡說:“小孩子懂什麼?一邊兒去!”事實上,有些東西,小孩子比大人看得更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