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高中生個性很害羞,如果在公眾場合讓他講話,他就會顯得很不自然,而且結結巴巴地說不上來話。後來他去參加了卡耐基的情商培訓課,在那裏他得到了鼓勵,學會了淡定地控製自己的情緒,於是慢慢地克服了上台緊張的問題。回到學校以後,他在課堂上都勇於舉手表達,整個人越來越有自信。
這件事給他一個啟發,如果上台恐懼症可以克服,那是不是也可以通過淡定修煉心態,克服其他的缺點呢?想到這兒他想起了3個月後要參加大學推薦甄選口試,為了讓自己穿西裝體麵一點,給口試主考官留下好印象,他立誌減肥10公斤。
他是一個體重高達90公斤的大男生,如果要減掉10公斤,對他而言確實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他知道減肥沒有訣竅,就是要少吃多運動。但是他汲取了克服上台恐懼的成功經驗,想著自己瘦下來的樣子,持之以恒地控製飲食,堅持每天跑步,果真在3個月內瘦了10公斤。
結果,他通過了甄選,順利考上了企管係。他的心態更好了,進一步為自己定下出國念書的目標。現在,他為了這個目標,積極提高外語水平,成績始終很好。平時,如果功課沒有做完,他會很有主見地婉拒同學找他去玩的提議。
一個原本怯懦的中學生,從改善表達能力、完成減肥計劃,到準備未來出國念書,淡定的心態讓他發現了以前不知道的自己,潛能完全被激發。這件事情也說明,世上沒有無法實現的事情,隻要有方法、有耐力、有恒心、有積極的態度,必然會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績。
邱紹安是家裏唯一的孩子,自幼深受家裏人的寵愛,他要做什麼、吃什麼、穿什麼衣服、學什麼手藝,通常都會由家人幫他安排好,他一點都不操心。時間久了,他就養成了膽小而沒有主見的習慣,在人多的場合說話低聲細語。遇到事情隻會尋求別人的幫助,不會自己拿主意;別人征求他的意見的時候,他的回答總是“隨便”“你們說好就好啦”。
後來,他去參加了一個性格培養的業餘課,第一堂課讓他至今難忘。當時的上課老師讓他大聲講出自己想做到的一件事,他說:“我要——衝破自己。”他沒有使出全力,老師嫌他聲音太小。
他又喊了一次:“我要——衝破自己!”老師覺得他可以再大聲一點。連續幾次之後,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用盡吃奶的力氣喊出來:“我——要——衝——破——自——己——”喊完以後,他嗓子啞了,全身虛脫無力,好像要癱在椅子上。盡管身體好像虛脫了似的,但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占據了他的身體,他從不知道原來自己也可以發出這麼大的聲音,這給了他很大信心。
這個挑戰極限的經驗帶給他很大的影響。後來,他常常告訴自己:“我要衝破自己,我要講出自己的意見。”家人問他,家庭旅行想去哪裏,以前他都是被動地等著別人作決定,但現在他會主動表達意見,甚至願意主動接下任務,安排規劃旅行的行程。
人生成功的前提是要相信自己,隻有這樣才會充滿力量。挑戰一件你沒有做過的事情,可以打破恐懼,找到自信。任何一種勵誌的學說都相信人意念的力量是無比巨大的。人的一生隻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在人生的道路上堅定信念,再以積極的心態去創造、去追求,總有一天能實現夢想。
拿破侖·希爾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星期六的早晨,一個牧師正在為準備第二天的演講而傷透腦筋,他的太太出去買東西了,小兒子由於無人照看一直在旁邊吵個不停。牧師隨手拿起一本舊雜誌,順手一翻無意間看到一張色彩鮮麗的巨幅圖畫,那是一張世界地圖。於是他把這一頁撕了下來,撕成碎片,丟到了客廳的地板上然後對小兒子說:“強尼,來,把它拚起來,我就給你兩毛五分錢。”牧師以為他至少能安靜個半天,怎料不到十分鍾,他書房就響起了敲門聲:“爸爸,我已經拚好了。”牧師驚訝萬分,兒子怎麼能這麼快就拚好了,而且每一片紙頭都整整齊齊地排在一起,整張地圖又恢複了原狀。“兒子啊,你怎麼做到的?”牧師問道。“很簡單呀!”強尼說,“這張地圖的背麵有一個人的圖畫。我先把一張紙放在下麵,把人的圖畫放在上麵拚起來,再放一張紙在拚好的圖上麵,然後翻過來就好了。我想,假使人拚得對,地圖也該拚得對才是。”聽完,牧師忍不住笑了起來,立馬給兒子兩毛五的鎳幣。“兒子呀,你把明天演講的題目也給了我了。”牧師說道,“假使一個人是對的,那他的世界也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