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看清自我,掌握命運(4)(1 / 2)

索爾仁尼琴如果沒有經曆那段陰影下黑暗的生活,就不可能在萬眾矚目的光明之下接受葉利欽總統頒發的“國家榮譽獎”。

他的成功是自己一步步地走過陰暗、走向光明的結果。

人生真正的幸福所在,就是穿破陰影後,接受命運給予自己的榮光。人的成功大都是曆經苦難或者陰影才能成就的。很多人覺得中國文人的命運是坎坷而崎嶇的,但是如果沒有這些苦難的陰影,他們又怎能寫出動人而又委婉的文字呢?

李清照出身名門,自幼飽讀詩書,才華過人,結識趙明誠後生活幸福美滿。在很多人眼裏她是個幸福的人,不但有人疼愛,而且自己在文壇上也小有名氣。她那“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閨思讓人感歎不已。

李清照人到中年,自己的國家滅亡了,無耐地南渡,疼愛自己的丈夫也病逝了,但是盡管如此,她還依然渴望在亂世中為朝廷作點貢獻。可在那個“才藻非女子也”的時代,一個孤弱的女子,縱有再多的抱負,也無用武之地。於是她隻能孤苦地抱守她的誌向到終老,無奈地吟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前半生生活在陽光明媚的幸福下,上天給了她過人的才華和美滿的愛情,而後半生的生活施加給她的陰影才真正使她擁有了超越古今的大氣大度、大節大義。

有人說光明會讓人覺得鮮豔而奪目,而陰影過於溫婉含蓄,容易被人遺忘。陰影之美在於她的低調,不張揚。這種陰影能塑造一個人的人格,而且曆經陰影以後成功的人會更珍惜成功的來之不易。

人的一生充滿了未知,總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給人驚喜或者惆悵,但無論月缺月圓都是正常的,隻有真正領悟陰影之中苦難的力量,才能化陰影為雋永的光芒。

第十節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每個人生來都是不完美的,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不願意觸碰的一麵。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會接納自己所有的缺點,讓完整的自我充分展現出來,而不刻意去掩飾內心的“缺陷”。

很多時候,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受到周圍人的影響,開始掩飾自己的缺點,不惜代價竭力偽裝成人人喜歡的好人,活得很累。其實,每個人身上的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也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隻不過有時候表達的程度過於強烈了,所以就會覺得很明顯。當我們能夠正視自己所有的“缺點”時,也就意識到了這些“缺點”的積極意義。我們既不刻意壓抑自己,也不刻意否定自己,隻有這樣才能化“缺點”為優點,才能活出完整的人生。一個人隻要接納了不完美的自己,自然也就能接納周圍的一切,我們周圍的人也會接納我們。

馮小剛在女兒學校舉辦的18歲成人禮上作為家長代表致詞,他講了這樣一段話:“親愛的女兒,現在你要開始接觸到真正的人生了,生活有時候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公平,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要學著麵對一切真實,接受一些不完美,承擔一些責任,自己做一些決定,孩子們,18歲的你們,是時候了。”

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女兒是馮小剛與前妻生下的,而且這個女兒是先天兔唇。當年生下孩子的時候,醫生告訴馮小剛,如果家長放棄嬰兒,醫院可開具證明,以後可以生育二胎。馮小剛聽完醫生的話,不假思索地說:“我不放棄!”或許是出於父母的天性,馮小剛敢於接受這樣不完美的事實。

有人說,完美是一個錯誤的信念。隻有勇敢地接受不完美,才會一步步靠近完美。完美沒有固定的含義,也沒有固定的形式,隻是每個人感覺做到了最好就好。如果過於苛刻,必然會忽視缺陷背後的美好。從容淡定地麵對不完美才是成就完美的基礎。

一個青年去海邊,他要撿最美麗的貝殼。海灘上布滿了美麗的貝殼,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青年每撿起一個,瞧一瞧,然後就隨手把它扔掉。他總覺得眼前的貝殼不是最美麗的,也不是最完美的,就這樣,他撿了一個下午也沒有找到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貝殼。

他在沙灘上徘徊,忽然,他幸運地得到了一顆碩大而美麗的珍珠,但很遺憾,珍珠上麵有一個小小的斑點。他想,若是除去這個斑點,它該是多麼完美啊!於是,他用利器刮去了珍珠上的那部分斑點,盡管刮了很多,但是斑點還在。他又狠心地刮去一層,斑點依舊存在。於是他不斷地刮下去……最後斑點沒有了,而珍珠也不複存在了。

看著眼前的珍珠沒有了,青年從此一病不起,臨終前他無比懺悔地對家人說:“當時我若不去計較那個小斑點,現在我手裏還會攥著一顆碩大美麗的珍珠!”

人的一生要學會麵對不完美,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不必苛求,要學會超脫,懂得寬容和包容,用自勉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用寬容去接受別人的不完美,這樣你就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快樂。接納一個人,不隻是接納他的美好,而是包括他的不完美也要一起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