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是一個成功者良好心態的體現。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果實,如果能在困難和失敗麵前,不輕言放棄,人生可能就會峰回路轉。不管做什麼事情,不管因為什麼原因,隻要放棄了,就沒有成功的機會;不放棄,就一直擁有成功的希望。凡是懂得堅持的人大都具有堅韌的品格,而堅韌又是堅持的升華。
堅韌可以使柔弱的女子養活她的全家;堅韌能夠使窮苦的孩子努力奮鬥,最終找到生活的出路;堅韌能夠使殘疾人憑借自己的辛勞,取得傑出的成就。那些成功的人身上無一例外的共同品格就是堅韌,沒有堅韌,就無法成就大事。
在世界上,沒有別的東西可以替代堅韌。秉性堅韌,是成大事立大業者的特征。這些人能夠獲得巨大的成就,可以沒有其他卓越品質的輔助,但絕不能沒有堅韌這種性格。從事苦力者不厭惡勞動,終日勞碌者不覺得疲倦,生活困難者不感到誌氣沮喪的原因都在於這些人具有堅韌的品質。
以堅韌為資本而成就大事的年輕人,比以金錢為資本成大事的人要多得多。人類曆史上全部成大事者的故事都足以說明:堅韌是克服貧窮的最好藥方。
第七節 麵對磨難,淡定處之
很多人都覺得生活有壓力,而這種壓力常常讓人喘不過氣來,讓人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生活得快樂。其實,人隻要活在這個世上,就會有很多煩惱。無論是痛苦還是快樂,都取決於自己的內心。人不是戰勝痛苦的強者,便是屈服於痛苦的弱者。生活中成功的人並不一定比別人聰明,但是他們懂得取舍。人生要想獲得屬於自己的幸福就必須不斷地去耕耘、去改變,讓自己以良好的心態去麵對生活的磨難,去展現生活的精彩。
一位企業家在商界裏曆經無數商戰而感到身心疲憊,某天他突然決定去一家禪寺參拜。企業家到了寺院後看見一個滿頭白發的高僧,說:“大師你好,請問如何才能讓我自己和企業創造最大的價值呢?”
高僧聽完企業家的話並沒有正麵回答他的問題,而是指了指遠處那個正在淘米準備做飯的小和尚旁邊的米桶,問道:“你知道一碗米有多大價值嗎?”
企業家不知道高僧為什麼要這麼問自己,但還是很茫然地回答說:“如果將米做成米飯,我覺得頂多有幾元錢的價值,不是很值錢。”
高僧看了看企業家,然後搖了搖頭說道:“如果把一碗米加水,蒸一蒸,然後做成米飯,這樣的確是隻有幾元錢的價值。而如果稍微動動腦筋,換個思維模式,先將米泡一泡,然後分成幾個小堆,最後用粽葉包成粽子拿出去賣,這時候的價值可能就是幾十元了。”
企業家聽完高僧的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高僧接著說道:“如果我們將米進行適當的發酵、加溫等一係列過程之後,然後很用心地釀造成一瓶酒,那麼,它的價值可能就是幾百元了。”
企業家恍然大悟,接著連連拍手點頭,對高僧的話表示讚同。
高僧看到企業家的舉動並沒有點頭示意,而是繼續說道:“其實一碗米的價值大小不取決於米,而是取決於用米的人,這也是因人而異。它們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傾注時間的長短,在一個事物上花費的時間越短,那麼事物創造的價值就越低;相反,在一個事物上花費的時間越長,那麼事物所創造的價值就越大。這就是米飯和美酒的差別,因為做成米飯隻需要短暫的時間,而釀酒卻需要很長的時間。盡管釀造的過程本身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有可能會導致失敗,但是隻要你有心,你肯去做,那麼我想你能得到的遠比失去的要多得多。”
企業家聽完高僧的話陷入沉思,良久不語,然後他就離開了寺院。幾年後,這位企業家經過自己的努力打拚終於開創了新的事業,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事業成功的他牢記禪師的教導,獻身公益事業,深受大家的歡迎,其事跡也被大家爭相傳頌。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世人都是一碗米,人與人之間並沒有什麼本質差別,但有的人在耕耘自己的人生時花費的時間比較短,所以一輩子庸庸碌碌而一事無成;而有的人卻能脫穎而出,不但把自己的人生經營得風生水起,而且在別人眼裏也是那麼卓爾不群,成為一瓶通體瑩澈、芳醇甘美的佳釀。有耕耘的人生必然會有收獲,而大多數的收獲都是在人生的不斷改變中獲取的。
有人希望一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這樣的人沒有憂患意識,也不會懂得痛苦的真諦,更不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沒有人的一生是風平浪靜的,就如溫室中的花朵一樣,生活安逸的人在麵對風雨的時候總是那麼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