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這一步棋蜀王沒有看到。他認為秦國七十餘年不敢再來搶奪南鄭,那就是說明秦國被蜀國的陣勢震懾住了。殊不知,按兵不動不等於內心膽怯,這種風平浪靜的背後一定隱藏著更深的圖謀。蜀王由於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已然不把秦國放在眼裏。到了秦惠王時代,有一次,蜀王率領萬餘人到漢中一帶打獵,他騎著高頭大馬,在已被據為己有的“楚河漢界”上耀武揚威,好不威風。據《蜀王本紀》記載,蜀王還派人給秦惠王傳話,說我蜀王某日某時要在褒地舉行軍事演習,如果你秦惠王有興趣前來參觀,我也歡迎,並且還樂意接見你;如果你不來,那就拉倒,我自己演練自己的。
秦惠王來看蜀王的軍事演習沒有?據《蜀王本紀》記載,秦惠王不但沒有拒絕邀請,反而欣然赴約,兩國首腦在漢中的蒼茫山地間握手問候,並作了“親切”的交談,然後一起觀看了蜀國士兵的軍事演習。這時候的蜀王簡直像個大傻瓜,他完全不知道,秦惠王已經把蜀國軍隊的編製和排陣情況全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了,而且還了解了蜀國士兵的裝備和作戰能力。在蜀王看來,自己的軍隊無論從戰術素養還是武器裝備上,都明顯優於秦國軍隊,所以才故意把它展示給秦惠王看,希望這樣的陣勢能把秦惠王嚇個半死,從而斷了他和蜀國交戰的念頭。秦惠王神情悠然地坐在觀禮台上,麵含笑容,其實他的內心裏已經製訂好了一套破蜀計劃。這是一次失敗的聚會,雖然《蜀王本紀》的作者揚雄以蜀中曆史學家的身份記錄了這段曆史,好像這段曆史能夠說明當時蜀國的強大,其實卻恰恰暴露了蜀王的無知和自傲,其後果必然是付出沉重代價。這段史實,司馬遷在《史記》中沒有明確記載,在他看來,一個泱泱中原大國的首領怎麼會跑去跟一個南方小國的首領見麵呢?這或許就是中國史學家們一貫的眼光。
看來,一盤僵持已久的棋局行將結束。
秦惠王當時對蜀國的情況了如指掌,他知道末代蜀王開明十二世有好色貪財的毛病,因此開始想辦法製服蜀國。據《華陽國誌·蜀誌》記載,有一次,秦惠王利用蜀王好色的毛病,同蜀王開了一個國際(國與國之間的)玩笑,差點沒把蜀王給氣死:“惠王知蜀王好色,許嫁五女於蜀,蜀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攬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時壓殺五丁及秦五女……蜀王痛傷……作思妻台。”通讀全文,連頭腦最簡單的人也知道這是一個騙局和陰謀,秦惠王明明知道蜀王好色,所以假裝答應把秦國的五個美女許配給蜀王。蜀王簡直受寵若驚,立即命令五丁力士帶上聘禮前去迎娶。他還以為秦惠王真要把自己身邊的愛妃嫁給他,其實,那頂多是幾個長得標致一點的宮女而已。五丁力士把這五個宮女像寶貝似的抬在花轎裏,心裏還夢想著將來娘娘們會如何犒賞他們呢,畢竟他們為她們抬了上千裏的轎子。不料走到一個名叫梓潼的地方,卻遇到一條大蛇鑽洞,五丁力士不知是計,忙著去拽尾巴,結果把山也拽崩了,宮女也被砸死了——遇到蛇可能是史家的春秋筆法,遇到了秦惠王為他們挖的陷阱倒是千真萬確,因為秦惠王本來就是想開個玩笑,氣一氣這個蜀國的昏君。結果呢,蜀王不知是計,流涕抹淚地感到很痛傷,還修築了一座思妻台,以此來思念那五個不知名的小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