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這一特點讓我想起了一個叫《布裏丹的驢子》的寓言故事。這個寓言故事中,驢子和主人生活在一個叫布裏丹的地方,主人在驢子的左側和右側分別放了一捆幹草,而兩捆幹草和這個驢子的距離是相等的,這讓這個驢子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困境中,它一直在思考,到底該先吃哪捆草效率最高呢?因為兩種選擇的效率是一樣的,於是它一直在思考,最終在思考中被活活餓死了。
承認愛爸爸,頭疼消失了
J的矛盾思維的處境就和這頭驢子一樣,不過她倒沒被餓著,矛盾思維給她帶來的主要是疼痛,她的身體有各種各樣的症狀,其中一個症狀是頭疼,而且她的這種頭疼會傳給我。我每次給她的谘詢時間是一個小時,而幾乎整整一個小時,我的頭會一直疼。
到了第三次谘詢時,這種頭疼終於消失了。當時,她談起5歲時給爸爸寫過一封信,信上寫道:“爸爸,我好想你,我知道你也想我。”
她是以很平淡的語氣說起這件事的,但那一刻,我感覺到很大的憂傷,於是我對她說:“剛才你說到你的信,我感覺到一種悲傷,你有什麼感覺?”
“我也感到有點悲傷。”這句話剛一出口,J的眼眶就紅了,接著眼淚掉了下來。顯然,這不是“有點悲傷”,而是非常悲傷。
她在悲傷中沉浸了兩三分鍾,接下來一直到谘詢結束都在談對爸爸的思念和愛。這是他第一次在我的谘詢室承認,她非常想念爸爸,而不是恨爸爸。
有意思的是,當她帶著情感講這些時,我的頭疼沒有了,而她講完後,我問她:“你還頭疼嗎?”
“不疼了!”她回答說,“奇怪啊,居然不疼了。”
不僅如此,從這次谘詢至今,糾纏了她多年的頭疼再沒有襲擊過她。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很小的時候,J的父母離婚,她跟媽媽,而媽媽和媽媽這邊的所有親戚都一直對她說,你的爸爸是個惡魔,他恨不得殺死媽媽,也殺死你,如果不是媽媽舍命保護你,你會死在爸爸手裏,所以,不要靠近爸爸,就算爸爸來找你也不要理他。
意識上,J相信爸爸是個惡魔的說法,但她的內心深處並不這樣認為。她知道,爸爸確實很粗暴,經常打媽媽,但爸爸很少打她,爸爸其實很疼她,父母離婚後,爸爸多次去幼兒園裏偷偷看她,給她錢和玩具。同時,她也想爸爸,所以在5歲的時候寫了那封信。
但是,一個5歲的孩子是不知道怎麼把信寄出去的,媽媽發現了她這封沒寄出去的信後痛哭流涕,並叫來親戚們給幼小的J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教育,讓她堅信爸爸多麼可怕,而媽媽又是多麼好。
為什麼感冒總是好不了?
J不願媽媽傷心,並且這種被輪番教育的滋味也太不好受了,從此以後,她意識上徹底向媽媽靠攏,認定爸爸是個惡魔,但她的潛意識深處,仍然埋著對爸爸的思念和愛。每當這種思念和愛想表達的時候,J的頭腦就會把它們狠狠地壓下去。並且,這種思念和愛越想表達,J就表現得越恨爸爸。最終,她意識上徹底隻剩下對爸爸的憤怒了,但是,她的身體與心理是分裂的,她的身體記著他對爸爸的愛,並一直在表達這個信息。
她的這一特點讓我想起了一個叫《布裏丹的驢子》的寓言故事。這個寓言故事中,驢子和主人生活在一個叫布裏丹的地方,主人在驢子的左側和右側分別放了一捆幹草,而兩捆幹草和這個驢子的距離是相等的,這讓這個驢子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困境中,它一直在思考,到底該先吃哪捆草效率最高呢?因為兩種選擇的效率是一樣的,於是它一直在思考,最終在思考中被活活餓死了。
承認愛爸爸,頭疼消失了
J的矛盾思維的處境就和這頭驢子一樣,不過她倒沒被餓著,矛盾思維給她帶來的主要是疼痛,她的身體有各種各樣的症狀,其中一個症狀是頭疼,而且她的這種頭疼會傳給我。我每次給她的谘詢時間是一個小時,而幾乎整整一個小時,我的頭會一直疼。
到了第三次谘詢時,這種頭疼終於消失了。當時,她談起5歲時給爸爸寫過一封信,信上寫道:“爸爸,我好想你,我知道你也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