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力是關於企業命運的決定能力,是對多種可能性的判斷和選擇。一個不善於決策的企業領導人,會貽誤商機,企業的失敗源於決策的失誤,源於缺少決策的力量。正確的決策是科學的總結、冷靜的分析和自信的表現。企業成功從決策開始,企業失敗從決策開始。決策力來自於領導者的學識、遠見、自信和雷厲風行的作風,決策力是企業命運的方向盤。

決策是現代領導者的主要職能之一,領導者根據自己的職責權限,做出屬於自己職權範圍內的有關決策。

在閱讀這一章節的時候,請讀者首先明確下列關於決策的一些常用名詞問題:

什麼是決策?答:作決定並付諸實施的過程。

如何進行有效的決策?答:對一個問題產生解決要求,經過思維活動做出行動決定並付諸實施的全部過程。

決策分為那幾個步驟?答: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決策的誤區有哪些?答:隻有組織的高層才能做出決策;做出決策的過程不同於決策執行過程,因此它們可以分開;決策總是導致積極的行動;為了改善組織的決策機製,提高主要管理人員的決策能力就行了。

決策與管理的關係是什麼?答:決策是管理的核心;決策滲透於管理的所有職能中。

決策的重要性?答:有效的決策能力可以贏得尊重與地位。

決策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為哪些?

答:決策可分為戰略決策、管理決策和業務決策。

戰略決策:關係企業或組織未來發展方向與遠景的全局性、長遠性的施政方針方麵的決策。

管理決策:是執行戰略決策過程的具體戰術決策,重點是解決如何組織動員內部資源的具體問題。業務決策:指日常業務活動中為提高工作效率與生產效率,合理組織業務活動進程所做出的決策。

決策還可以分為規範性決策和非規範性決策。規範性決策:在管理活動中重複出現的、例行的決策。非規範性決策:在管理活動中首次出現的或偶然出現的非重複性決策。

決策又可分為確定型、不確定型和風險型決策。確定型決策:指在決策所需要的各種情報資料完全掌握的情況下所做出的決策。不確定型決策:決策時所需的各種情報資料無法加以具體掌握,而客觀形勢同時要求必須做出決定的那些決策。風險型決策:決策時隻掌握了部分決策必須的情報和資料,是介於確定型決策與不確定型決策之間的一種決策。

決策還可以分為定量決策和定性決策。定量決策:決策目標和決策變量等應該用且可以用數量來表示的決策。定性決策:決策目標和決策變量等不能用數量來表示的決策。

本節就來談一下不確定下的領導決策力。

以不變應萬變

有人說領導者最好的決策就是不決策,就是誰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就讓誰決策,也就是以不變應萬變。通用汽車公司前總經理英飛曾經說過:“我始終認為:變與不變,以不變應萬變,以萬變應不變。我們似乎進入了中國禪學和太極推手的討論話題了,顯然這對我們太深奧了。

領導者要有寬廣的心胸,善於求同存異,虛心聽取各種不同的意見和建議。”處變而不驚、以不變應萬變是領導者必備的素質之一。

一生致力於領導力研究的保羅·赫塞,是全球公認的領導力大師。 保羅·赫塞說:實際上,流程和製度是不斷變化的,我們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不變的是人性。什麼是永恒的?對人的影響是永恒的。一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讀過戰略方麵的課程,但是當他學成之後成為一個公司的時,他會發現,公司的戰略已經變化了。而人的變化不大,一個學市場的學生,學成之後是可以做銷售工作的,學到的東西和現實生活是不一樣的。對於領導者來說,就像教師一樣,通過用學到的影響人的技能來影響被領導者,這是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