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一位成功的管理者所發揮的管理功能更多的是來源於個人影響力和人格的魅力!
對於高層領導來說,難能可貴的就是平民心和親和力。平民心,就是與人民心心相印,休戚與共;就是平等待人,從善如流;就是嚴以責己,勤政廉明。有了平民心,心有親和力,心有凝聚力,心有號召力。登高一呼,應者雲集;一馬當先,萬馬奔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親和力是在與人相處時所表現出的親近行為的水平和能力,是領導幹部的一項最基本的素質。
具備一定的親和力是領導幹部順利開展各項工作的前提,也是進一步密切上下級關係的良方妙藥。但是親和力是怎樣形成的呢?
以公正的態度待人處事
領導者要贏得威信,就不能高高在上,必須懂得對下屬的尊重,要和下屬和睦相處,取得了解與信任。往往一位成功的管理者所發揮的管理功能更多的是來源於個人影響力和人格的魅力!
一家公司接到了客戶贈送的三張旅遊券,可是公司卻有四個人,怎麼辦?公司經理自己拿了一張券,發下去了兩張。顯然有一個人沒有得到券,他倍感打擊,對經理產生了憎恨的心理。在留守上班的日子裏,他故意把幾筆生意給推了。且不說這位員工做法對不對,而那位經理卻犯了錯誤,他應該去補一張券,或者自己不去旅遊,或者對留下的員工進行解釋,讓他下次優先享受“好處”。
對於大小頭頭來說,不要以“領導者”自居,要放下架子,以平等友好坦誠直率的態度與下屬相處。不要做表裏不一、心口不一的人。要關心下屬,經常了解下屬的生活情況、思想情緒、工作中的困難,竭力幫助下屬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解除思想上的煩惱。
對下屬一視同仁,首先體現在相互尊重上。不能有親有疏,處理問題對事不對人,要“一碗水端平”。如上麵講的,那位經理就沒有一碗水端平,他可以用很多恰到好處的辦法處理那件事,但他沒有,以為自己是經理,有權分配利益。
要尊重下屬的勞動,愛護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要善於寬容、諒解下屬,如果下屬在態度、言行上對領導有所冒犯,也不必掛在心上,要主動表示諒解,解除對方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
對下屬一視同仁,必須堅持用人唯賢的原則。但毋庸諱言,有時也不免有個人情感的成份。
有的人對領導敬而遠之,退避三舍,怕太接近領導會被認為是拍領導的馬屁。有的人則惟上司馬首是瞻,亦步亦趨。奉承話好聽,誰都愛聽,會溜須拍馬的人一時也可能比較討人喜歡,可時間一長,便會令人生厭。有時奉承過了頭,上司甚至會想,你在拿我當阿鬥啊!也有的人以“諫臣”自居,以仗義直言標榜自己的剛正不阿。這樣的下屬,上司也是不太好接受的。“忠言逆耳”這句話人人都懂,可如果能做到既是忠言,又不逆耳,豈不更好?
對下屬一視同仁,公平合理,是領導者處理與下屬關係的又一重要原則,也是贏得下屬信任的重中之重。你的下級發現你能公平公正地對待他,他定會心情舒暢,幹起活兒來,也必是鬥誌昂揚,一句話:肯賣命。
反之,如果發現你“偏心眼兒”,可想而知,偏向的一方,獲得好處,似無怨言。但另一方則是怨聲載道,旁觀的第三者,也會站在這一方。那麼你會眾叛親離,而你偏袒的一方,也會因此與別人“格格不入”。
如此,作為一個整體就分裂了。人們常說,整體功能大於局部功能之和。一個分裂的整體,當然“元氣大傷”。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你的“窩裏鬧”必將製你於死地。
作為一個領導,你的下屬由於你的不公而不團結,這真是你的悲哀。作為下屬們的領導,你本該在中間起調和作用,應該起到紐帶的作用,促進他們之間的團結。為此你最好實行“等距外交”。
所謂“等距外交”,也就是上麵提到的幾點,要求你不能與一部分人或個別人過分親密,而同時過分疏遠另一方。在工作問題上,應該是一律公平,工作上一樣支持,一樣看待。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不能因人而異,“看菜下飯”。
要時刻堅持客觀公正的態度,不為流言蜚語所左右,力戒主觀的想法。如果你的行為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很容易失去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