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東亭聽了,更加感激,說:“主子明訓,令奴才茅塞頓開……”康熙又說:“朕再三籌劃,才不得不把你留在身邊。你要吃得起這個虧呀!”
康熙一番肺腑之言,說得情真意切,魏東亭平常 本來有很多怨氣,但經過今次一掌之後,得到皇帝如此交心地講明白,真是心服口服,更加忠心地做好份內的工作了。
管理之道,就是這麼簡單,隻要注意和下屬溝通,尊重下屬就能事半功倍。很多人以為給予物質獎賞就萬事大吉了,然而這是不夠的,因為你要給下屬最寶貴的東西,才可收買人心,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就是你尊重他的姿態,是你寶貴的時間,你肯抽時間和他誠懇地交流談心,這比給他什麼都有用。
“為報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千金不能得死士,一言可以酬知己”,即所謂知人交心得死士也。其中關鍵,就在於給人以真正的尊嚴和尊重,這是中國式管理的一個典型特點。其實這個道理並不難懂,難懂的是如何才能知人、用人、尊重人,這就要看領導者的得才學識和天分抱負了。
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相互協作才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團隊。所以,領導者不能夠一切都圍繞著金錢轉,平等待人,以平等的心態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隻有這樣,才能組建一個和諧的團隊。
以民主的作風待人接物
民主化是由於信息量的加大和所需技術的日益複雜所產生的後果,同時也是激勵員工的一種重要手段。當物質激勵越來越不能滿足員工的需求時,讓員工有充分的參與權力為本質的目標管理成為新的選擇。
首先,決策民主化。如果說分權化是決策重心發生變化的話,那麼民主化則是針對決策過程而言的。決策的民主化體現在影響決策製定的人員範圍擴大了,而且企業內部確實允許員工對決策發表自己的意見,並且可以尊重和認真對待員工的決策建議。可以說,決策的民主化也保證了決策的完全執行。決策的民主化可以通過在不同層次、不同決策內容等建立決策製度加以保證,而員工真正的參與則有賴於民主的企業文化氛圍。如果沒有這樣的文化基礎,決策的民主化也不會得到員工的響應。
其次,全員參與。全員的參與在目標管理的實施過程中顯得格外重要。企業內部各個層次的員工都應參與自己目標的設定,參與對組織目標的決策,有利於充分調動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加強責任感。在企業管理中,能否發現問題是關鍵。通過全員參與,動員企業內部所有力量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利於企業競爭力的提高,也有利於形成企業內部的凝聚力,通過共同的事業和對共同目標的追求與實現,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也可以大大加強。目前在企業流行的全麵質量管理(TQC)就是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的。
再次,職務擴大化。職務擴大化或職務柔性化,是在實際工作中促進員工學習並且提高他們工作願望的方法。在職務擴大化中,可以減少員工之間在溝通上的障礙,加快信息的流動,進而保證各項決策的順利實施。同時,職務擴大化也可以使一人多能,提高人力資源的利用率。
民主化管理能夠提高領導者在下屬心目中的地位和美化領導者的形象,是體現親和力的一種有效手段,而信任能增強領導的親和力。領導者要取信於下屬,就要對下屬有一種熱情。熱情不熱情,關鍵在感情。如果領導者自視清高,缺乏應有的熱情,既不會去親近下屬,更不會去信任下屬,當然也就難以使下屬產生親近感和信任感。
“領導者”特質是企業家成功的一個關鍵。當職場的遊戲規則改變了,領導人也必須重新進行自我定位,培養一些“誰也拿不走”的力。親和力將是新世代領導人的重要特質,換句話說,除了金錢、本事、設計能力外,誰能吸引眾人跟隨,誰就能成為掌握優勢的成功企業家。
不過,親和力難以憑空而降,管理者必須在心裏與自己和平相處,自己先成為快樂的人,樂於分享、慷慨助人、願意容納不同意見,就能成為一個擁有親和力的領導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