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使命嗎?
他神情奇怪而嚴肅,頭腦中充滿聲音和慌亂,
31
·9·奔向波濤萬頃的海邊,奔往樹葉簌簌的槲樹林。
(普希金:《詩人》)
①《出版界與革命》,1928年第一冊,第49到50頁。又見H、H、阿波斯托洛夫著的《列夫·托爾斯泰和他的同路人》一書中題為《列夫·托爾斯泰和涅克拉索夫》一章,莫斯科1928年出版。
② 引自屠格涅夫1855年12月9日致安年科夫的信。載《文學報》1931年第31期。 ③ 阿·阿·費特:《我的回憶》,第三章,第105到106頁。 ④ 巴·伊·比留科夫:《列·尼·托爾斯泰傳》,第一卷,第310頁。 ⑤同上。 ⑥《全集》,第五十九卷,第258頁。 ⑦ 安·費·康尼著《伊·費·戈爾布諾夫評傳》,見《伊·費·戈爾布諾夫全集》,第一卷,第106頁。 92
⑧巴納耶娃—戈洛瓦切娃:《回憶錄》,第335頁,莫斯科,科學院出版社17年版。
92
⑨德·瓦·格裏戈羅維奇:《文學回憶錄》,莫斯科,科學院出版社18年版。
《瓦·彼·鮑特金與伊·謝·屠格涅夫通信集》,莫斯科,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第78至79頁。
B.H.89
納紮列夫:《往日的生活和人物》,載《曆史學報》10年11月號,
第442頁。1856年至1857年記事本,1856年12月3日記事,載《全集》第四十七
卷,第200頁。
92
引自涅克拉索夫致鮑特金的信,載《出版界與革命》18年第一冊,
第92
至93頁。引自鮑特金致涅克拉索夫的信,載《往事》1916年第10期,第92頁。
·140·第十二章
挫折
1856年3月,亞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的貴族發表演說,宣布要廢除農奴製度。當時同英法等國的和約已經簽訂,沙皇政府感到進行迅速改革的時機日漸成熟,聽取並且順應了社會輿論。
皇上的演說為廢除農奴製的問題定下了調子,貴族中的優秀和先進分子都開始采取措施解放自己領地上的農民。
列夫·托爾斯泰就是一位這樣的地主。還是1855年8月在克裏米亞的時候,當時他正在構思《一個俄國地主的故事》,他在8月2日的日記裏寫道,這部小說的主題思想應當是當代一個受過教育的地主的正常生活“不能同奴隸製並存”。 ①
·141·
皇上的演說又重新使他想起了這個問題。他在1856年4
月22日的日記裏寫道:“我對農奴的態度開始使我惶惶不安。”②第二天他就去拜訪作家卡威林從卡威林那裏得到大量關於農奴製的材料。
“從他(卡威林)那兒回來之後,我挺高興,充滿信心,非常得意,”托爾斯泰在4月23日的日記裏寫道。“我要帶一個製訂好的草案到農村去。”③
可是事實證明,解放農民完全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托爾斯泰遇到了許多障礙。製訂草案固非容易,但是在把該草案呈送內政部之後,托爾斯泰碰到了政府通常的敷衍拖拉作風,弄得他一籌莫展。後來他總算帶著自己的草案,滿懷信心,高高興興地動身前往雅斯納雅·波良納,因為他將擺脫曆在心頭的一塊大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