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蒿出名了!接受采訪越來越多,麵對記者的鏡頭,他由開始時的羞澀緊張變得慢慢自然大方、口齒伶俐起來。

在媒體的宣傳下,白小蒿成了眾多孩子學習的榜樣,成為眾多家長教育孩子的例子。

有一天,一對夫妻帶著他們的孩子直接來找趙校長。

是個男孩子,個子跟白小蒿同學差不多,兩隻不大的眼睛挺精神,真有點兒像白小蒿。

趙校長問:“你們的孩子是哪個班的?是不是來請假?請假找班主任就行了!”

這對夫妻對趙校長說:“趙校長,我們是鄰村學校的,我兒子是四年級。我們想讓他到咱們西嶺寺學校上學!”

趙校長吃了一驚,這可是件稀罕事,竟然有人要把孩子轉到西嶺寺學校!

但他還是不動聲色地問:“轉到我們學校?能問一下你們嗎,為啥?”

“因為這所學校好!”丈夫甕聲甕氣地回答。

妻子扯扯丈夫的衣袖,責怪丈夫:“你這不等於廢話嗎?學校當然好,不然咱把孩子送這兒幹嗎?你得具體誇誇好在哪兒!”

“有……有石碑!還有……台階!”在妻子的打擊下,丈夫有點兒結巴了。

趙校長笑了:“我們是有石碑,也有台階,可是石碑和台階並不能幫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呀!”

妻子一直在責怪丈夫回答得不好,後來她幹脆對丈夫不抱什麼指望了,對兒子說:“來,笨笨,你給校長說說,你為啥要來這學校上學?”

“因為學校裏有白小蒿!我也想讓文章變成鉛字!”乳名叫笨笨的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

“這倒是個理由。”趙校長點頭說。

“轉學事件”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被風吹得遠遠的,成為人們吃過飯以後拉家常的重要話題。

這以後,陸陸續續又有一些同學轉過來,他們的理由幾乎是相同的,也不知道是誰教誰的。並且,遇到趙校長推辭的時候,連“質問”趙校長的話都幾乎一樣:“趙校長,你收了前麵那誰誰誰的孩子,為啥不能收俺的孩子?你仔細看看,俺的孩子是比那誰誰誰的孩子長得難看還是看著笨?”


2

和李老師一起把白小蒿從縣城“押”回來的路上,白岸對白小蒿沒什麼好臉色,也沒開口說話。

李老師倒是誇了白小蒿一番,說他長大了,有責任感了等。在白小蒿看來,都是些空洞的話,像有些同學的作文那樣沒有實際內容,更像李老師在同學們作文本上寫的作文評語那樣:中心突出,句子通順,感情真摯,繼續努力。

不管怎樣,白小蒿對李老師親自到縣城接他還是充滿感激的。他覺得,李老師之所以去,除了他作為一個班主任的責任以外,還體現出了類似“父愛”之類的東西。

但一回到家,暴風驟雨就來了。

白岸趁著在縣城與王知古和李老師喝酒後的酒勁,對兒子進行訓斥,火光衝天。

“白小蒿啊白小蒿,你翅膀長硬了是不是?老天爺老大你老二了是不是?”

白小蒿出名了!接受采訪越來越多,麵對記者的鏡頭,他由開始時的羞澀緊張變得慢慢自然大方、口齒伶俐起來。

在媒體的宣傳下,白小蒿成了眾多孩子學習的榜樣,成為眾多家長教育孩子的例子。

有一天,一對夫妻帶著他們的孩子直接來找趙校長。

是個男孩子,個子跟白小蒿同學差不多,兩隻不大的眼睛挺精神,真有點兒像白小蒿。

趙校長問:“你們的孩子是哪個班的?是不是來請假?請假找班主任就行了!”

這對夫妻對趙校長說:“趙校長,我們是鄰村學校的,我兒子是四年級。我們想讓他到咱們西嶺寺學校上學!”

趙校長吃了一驚,這可是件稀罕事,竟然有人要把孩子轉到西嶺寺學校!

但他還是不動聲色地問:“轉到我們學校?能問一下你們嗎,為啥?”

“因為這所學校好!”丈夫甕聲甕氣地回答。

妻子扯扯丈夫的衣袖,責怪丈夫:“你這不等於廢話嗎?學校當然好,不然咱把孩子送這兒幹嗎?你得具體誇誇好在哪兒!”

“有……有石碑!還有……台階!”在妻子的打擊下,丈夫有點兒結巴了。

趙校長笑了:“我們是有石碑,也有台階,可是石碑和台階並不能幫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呀!”

妻子一直在責怪丈夫回答得不好,後來她幹脆對丈夫不抱什麼指望了,對兒子說:“來,笨笨,你給校長說說,你為啥要來這學校上學?”

“因為學校裏有白小蒿!我也想讓文章變成鉛字!”乳名叫笨笨的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

“這倒是個理由。”趙校長點頭說。

“轉學事件”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被風吹得遠遠的,成為人們吃過飯以後拉家常的重要話題。

這以後,陸陸續續又有一些同學轉過來,他們的理由幾乎是相同的,也不知道是誰教誰的。並且,遇到趙校長推辭的時候,連“質問”趙校長的話都幾乎一樣:“趙校長,你收了前麵那誰誰誰的孩子,為啥不能收俺的孩子?你仔細看看,俺的孩子是比那誰誰誰的孩子長得難看還是看著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