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寶寶的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很多有意義的事情。類似這樣的最佳教育時機,如果有心的家長能敏感地把握住,引導寶寶試著體察對方的情緒,學會溝通和理解他人,寶寶的情商就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成為一個善良可愛且受歡迎的人。
給您支招
富有寬容心的寶寶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溫和,惹人喜愛,受人擁護;而缺乏寬容心的寶寶往往性情怪誕,易走極端,不易被人親近,因而人際關係往往不好。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寶寶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呢?
一、讓寶寶認識寬容的必要性
父母可以多給寶寶講述寬容的好處和必要性。同時讓寶寶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讓寶寶在集體活動中去體驗這種必要性。
二、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寶寶的寬容之心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父母,在生活中,父母就要有寬容的態度,以此作為寶寶的表率。因為寶寶最初是從父母那裏學習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寬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與鄰裏、同事之間融洽相處,寶寶就會學著父母的樣子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寬容、好善、樂於與人相處。
另外,在家裏,父母要營造溫馨、和諧、友愛、寬容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之間彼此友愛,互相寬容,不爭不搶,生活在其中的寶寶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逐步形成寬容、忍讓的良好品性。
三、教寶寶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夠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能夠設身處地地多為對方著想,生活中的許多矛盾就很容易化解。因此,不管什麼時候,父母都可以教寶寶學會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讓寶寶把自己設身處地地放在對方的處境,問自己:要是我處在這樣的情況下,會怎麼想、怎麼做呢?這樣,寶寶往往會看到更多的問題,逐漸養成寬容的品格。
四、讓寶寶學會理解人人都有缺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缺點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寶寶與小朋友一起玩耍時,有的小朋友粗心,有的小朋友不拘小節……當與這些人發生一些不愉快時,父母要讓寶寶知道,人人都有缺點,理解他人、寬容他人很重要。比如,如果寶寶的玩具被一個小朋友不小心踩壞了,家長可以對寶寶說:“這個小朋友就是粗心,可他不是故意的,我們不要怪他,告訴他下一次小心一點兒。”這樣的話能讓寶寶很好地理解他人,培養寶寶的寬容心。
寬容的品性不是聽出來、說出來的,而是在交往活動中培養出來的。寶寶在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會發現同伴的優點和缺點,在讚揚同伴的優點時,會感受到同伴的喜悅;在原諒同伴的缺點時,會體驗到寬容的快樂。當然,這些心理活動,寶寶往往不能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但是他們的內心是能夠感受到的。
其實在寶寶的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很多有意義的事情。類似這樣的最佳教育時機,如果有心的家長能敏感地把握住,引導寶寶試著體察對方的情緒,學會溝通和理解他人,寶寶的情商就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成為一個善良可愛且受歡迎的人。
給您支招
富有寬容心的寶寶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溫和,惹人喜愛,受人擁護;而缺乏寬容心的寶寶往往性情怪誕,易走極端,不易被人親近,因而人際關係往往不好。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寶寶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呢?
一、讓寶寶認識寬容的必要性
父母可以多給寶寶講述寬容的好處和必要性。同時讓寶寶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讓寶寶在集體活動中去體驗這種必要性。
二、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寶寶的寬容之心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父母,在生活中,父母就要有寬容的態度,以此作為寶寶的表率。因為寶寶最初是從父母那裏學習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寬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與鄰裏、同事之間融洽相處,寶寶就會學著父母的樣子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寬容、好善、樂於與人相處。
另外,在家裏,父母要營造溫馨、和諧、友愛、寬容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之間彼此友愛,互相寬容,不爭不搶,生活在其中的寶寶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逐步形成寬容、忍讓的良好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