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敬業的出版人郭強(2 / 2)

二是《詩經要籍集成》42冊,此書收錄有關《詩經》的文獻141種,許多書都是難得一見的古籍。其規模之大,卷帙之富,如果沒有基金的支持,出版社一般是不敢接受這類書籍的。記得五六年前他向我打聽,《詩經》哪裏藏的注本多?他打算像台灣黃永武出版《杜詩叢刊》(杜甫詩注本結集)一樣,出一部《詩經》注本的“叢刊”。據我所知,上海複旦圖書館古籍部可能稍勝於其他圖書館,便建議他到上海看看。後來我搬了家,中斷了關於這部書的操作過程的信息了。後來看到可以碼一書架的煌煌42冊《詩經要籍集成》,才感受到郭強的魄力。

還有一部書是孔凡禮先生的《孔凡禮古典文學論集》。從1980年我在文學所編《文學遺產》時就認識了孔先生。孔先生極其勤奮,他整理的蘇軾和宋代許多作家的詩文,又編了“三蘇”年譜、《宋詩紀事續補》、《宋詩紀事續補拾遺》等大部頭的著作。他的考辨文字以及各種論著的總數當在1000萬字以上。許多古典文學研究者都對老先生研究的深入和永不疲倦的治學精神表示欽佩。老先生八十多歲了,想把自己寫的論文編為一集,可是因為他一生隻教過中學,找不到補貼,沒有出版社願意接受,後來還是郭強幫忙在學苑出版了這部四五十萬字的學術著作。這件事在古典文學界受到普遍的讚譽。

學苑出版社堅持為學術服務的宗旨,似乎並沒有影響經濟效益。四五年前的年終,有一天郭強到我家裏閑聊。那天好像特別興奮,聊著聊著,突然神秘兮兮地對我說:“今年我們社的年終獎是六位數啊。”我有意殺殺他的興頭:“是不是你們當頭的為自己發高額獎金啊?”他笑了:“恰恰相反,我隻拿了平均獎。”我感受到了他們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勤奮獲得豐厚回報的喜悅。他笑著問我:“王先生,您說我是買車呢?還是買房?”我也開玩笑地對他說:“你要想當‘良民’就買房,想當‘遊民’就買車。”那時剛剛在學苑出版了我的《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

後來好久沒有見郭強,因為新家太偏了點。有時他還來電話,問問有沒有可以合作的項目。去年深秋的一天,郭強出現在我的新家,幾年不見,嘻嘻哈哈,一如往日。一進來,把各屋環視一遍,對我說:“比崇文門(指我的舊家)大多了,書可以放下了吧?”這次我們上天下地談了很久,快走了,他突然說了一句:“王先生,就把我們這些聊天記下來,印出來也有人看。不信,咱們試試。”我說:“等我寫不動的時候吧。”我送他到院子裏,郭強笑著向一輛汽車走去,說:“今天我開車來的。”郭強熟練地把那輛車開到我身邊,又轉了一個大彎向大門緩緩馳去。在強烈秋陽下,華麗而耀眼的新車在我的視野中消失,我想,“終於當遊民了”,這輛車載著他為生計也是為事業奔波。

勤奮的、樂觀的、不知疲倦的郭強怎麼會病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