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定婚(3 / 3)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蘇慕不是不知道城南酒吧有鬼祟,但是既然做朋友,就得尊重彼此的秘密,竹葉青不輕視他是個背運之人,他又怎麼可以視她為異類。

“阻止她,還來得及,”竹葉青對她,每個字都咬得又慢又重,“去找她。”

隨著樹上的葉子越落越少,竹葉青身上的衣裳越來越多,層層纏裹,把自己包得像個臃腫的粽子,連動作都一並僵硬遲鈍。而且,要依靠藥物來提神,防止自己冬眠。

“希望他們會幸福,”蘇慕喃喃著,仿佛沒有聽見竹葉青的話,隻顧自沉吟在自己的記憶裏,“金鍾一直對她念念不忘,這輩子終於可以達成心願,這樣的結局,總比跟著我好。”

泰山會,高手雲集,美人如花。

賭徒多半是浪子。

浪子的去處自然少不了女人。

妖豔的女人,潑辣的女人,幽靜的女人,癡情的女人……男人們賭命,女人們鬥豔。

蘇慕遮於此遇到金鍾。

金鍾帶著他的十二姬妾。

他說:“她們加在一起,也不如一個雪冰蟬。”

他問:“為什麼不見雪姑娘?”

他歎:“我以為會在泰山會上看見她的。”

對於種種問候,蘇慕遮卻隻淡淡地答了兩個字:“死了。”

“死了?”金鍾呆住,半晌都沒有再說話,甚至沒有問一句死因。

賭賽的第一天,金鍾一直在喝酒,失魂落魄,比蘇慕遮傷心一百倍。他一生好賭好色,可是現在忽然覺得,天下佳麗,比不過雪冰蟬回眸一笑;而這次轟動天下賭壇和武林的泰山大比,其實毫無意義。

當年他用迷園交換雪冰蟬,不料冰蟬誓死不從,而蘇慕遮也以不喜居江南為由拒絕了迷園相贈。這件事讓他一直耿耿於懷,他是個豪爽的性情中人,認賭服輸,既然以迷園為彩注,輸了就是輸了,輸出去的園子卻又被送回來,真叫他汗顏。

這次泰山會,他知道必會見到蘇慕遮和雪冰蟬,便特意遍請能工巧匠,打造了七七四十九件精致首飾送給冰蟬;又勞師動眾,千裏迢迢地帶了一支車隊,載了九九八十一種好酒來送蘇慕遮。

蘇慕遮一一品嚐,來者不拒,連誇:“好酒,好酒。”

“雪姑娘死了,你還有心喝酒?”金鍾醉眼惺忪地責備,“那樣好的一個女孩子,你竟然沒有好好珍惜?”

“是意外,”蘇慕遮簡單地說,“火災,她被燒死在火場。”

說到火災的時候,蘇慕遮忽然覺得心痛,心底的那顆珠躍躍欲出。他按住胸口,冷冷地說:“金公子,你對我的婢女還真是關心備至。”

“我從沒有把她當成婢女來看,”金鍾正色,“她舉止高貴,氣度非凡,出身絕不會比你我低賤。”

想起往事,蘇慕忍不住感慨:“想不到金鍾倒比你我更早看破雪冰蟬的身世。”

竹葉青也不禁歎息:“她貴為太子之女,卻一生漂泊孤單,沒過過一天平安日子。最後,還為你這個負心人死得不明不白。雖然前朝氣數已盡,可她到底是龍種,被凡人這樣輕慢,天也不容。唉,你罪孽深重,難怪世世代代,要受天譴。”

“所以,今天這樣的結局,也算是大團圓吧。”

蘇慕放棄了,就讓他背運到底吧,隻要今世的雪冰蟬可以永遠快樂。他端起杯子,望空一舉:“冰蟬,祝福你,一生恩愛,白頭偕老吧。”

董教授夫人看到報紙,急電把兒子召回家中審問。

“你不是說雪冰蟬是你女朋友嗎?怎麼跟別人訂起婚來了?照片都上了報紙。”

蘇慕搶過報紙,記者的鏡頭搶得不錯,身穿禮服的雪冰蟬美得似天仙下凡,而她身旁的鍾來也是風度翩翩,的確是一對珠聯璧合的金童玉女。

報上說,鍾來的母親特從倫敦趕來參加訂婚禮,但鍾老先生和冰蟬的父母都忙於公事不能脫身,不過保證會在婚禮上露麵。鍾老太太且透露,他們已經請了香港最好的婚禮專家來替鍾雪聯姻籌備一次盛大的世紀婚禮,遍請政商兩界要人,並把婚禮同慈善晚會相結合,所有的禮金將用於公益事業。屆時,會有數十位國際名人在婚禮上獻藝,其規模隆重場麵豪華將超過有史以來的任何一次民間文藝演出,如有可能,婚禮籌備組還將申報電視台衛星轉播,讓全世界的人為他們祝福。

難怪要先訂婚才結婚這麼麻煩。蘇慕苦笑,有錢人做什麼事都比老百姓瑣碎十倍。慈善演出,衛星轉播,這些事離他是那樣遙遠,連想也不敢想,況且去做。他和雪冰蟬,終究不是同一種人。

老媽仍在嘮叨:“說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前幾天還信誓旦旦,說什麼情飲水飽,一定要把雪冰蟬娶回家呢。現在可好,這娶倒是娶了,娶進人家鍾家去了。”

“鍾氏條件的確比我好嘛,”蘇慕隻得苦笑著打哈哈,“要是嫁給我,會有這麼大的婚禮?還慈善演出呢,慈善籌款就差不多。”

“也是,我就說嘛,齊大非偶。太富貴的兒媳婦,到底走不進窮家來,”母親轉舵得快,立刻又心疼起兒子來,“別傷心,走了雪冰蟬,還有後來人,憑我兒子的條件,不怕找不到更好的。”

“蘇慕,你對古代博弈有研究,來來來,”董教授走過來,“你看看這篇《評李清照〈打馬圖經〉》,這裏說李清照對打馬的評價極高,甚至把打馬圖上的爭競和當時的抗金戰爭聯係到了一起,有句‘誰能致千裏,但願將相過淮水’,文章的作者認為李清照言之過譽,你怎麼看?”

蘇慕笑:“世人都知道李清照是一代詞人,卻不知道她也是一位賭博高手,曾自稱‘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三言兩語,把話題岔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