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1)

有人問大智慧海禪師,什麼是“修行”。禪師說:“餓了吃飯,困了睡覺。”其人不解:“別人不也是一樣,餓了吃,困了睡嗎?”禪師解曰:因為凡人吃飯時不肯吃飯,想這想那,千般計較;睡覺時不肯睡覺,夢這夢那,顛倒夢寐。而我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隻是睡覺。

現代人生活忙碌,終日茫茫然度過一年又一年,難尋愉悅與滿足。即使吃飯睡覺如此簡單的事,都少有人願意把一碗飯吃得舒舒服服,把一場覺睡得安安逸逸。

平常人吃飯,好吃的,就貪心多吃一些;不好吃的,就起嗔心不吃。而佛門吃飯則用平等心、感恩心、惜福心、慚愧心、忍耐心來吃,要吃出菜根香,吃出禪味來。這就是佛法的智慧。

禪是生活的藝術,每日的生活即是人生修行的道場。當我們能達到行住坐臥皆有禪意,清茶淡飯皆有禪味的如是境界,禪不僅能提升我們的心智品質,還會啟悟我們對生活報以微笑與欣悅。本書從四念處(指四個安頓心念的處所,亦稱四念處觀)出發,通過簡單又富含哲理的故事,告訴我們如何把佛法與生活相接,進而從生活中悟道,在生活中證道行道,體悟活潑自在的人生。

全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生活禪妙”即是本於四念處的法教,教我們如何在生活中修行、體悟禪境。生活中無處不有禪機,吃飯、喝茶、掃地、洗碗??如果我們能念念分明,不但能夠感悟到禪境,還能從中得到喜樂。第二部分“轉化煩惱”也是本於四念處去觀照內心的情感和心緒。生活中有太多的煩惱痛苦,大多數的人不知道如何排解,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們並不知道它們是如何產生的。通過深觀覺照可以知道事情的真相,了解痛苦的因,進而轉化自己的煩惱。第三部分“身心安在”旨在開啟禪修的心智,體驗豁達的人生態度。一旦我們對生命報以微笑,一切的困惑皆可成為人生走向圓滿的渡口。第四部分“自利利他”即是佛法的基本義理,有助於我們領悟宇宙的實相和生命的意義,一旦我們能夠了悟人生的真相,就能契入佛陀“不執著”的法義,生活怡然自樂。

打開慧眼,生命豁然開朗,山河大地廓然一清。心靈的躍升和精神的解縛,將會使生命展現出新的境界。有僧問道於趙州禪師,趙州回答他說:“吃茶去!”吃飯、洗缽、灑掃,無非是道,若能會得,當下即得解脫,何須另外用功?迷者口念,智者心行,向上一路,是聖凡相通的。禪本無法可修,生命隻在當下。

活在當下,每日修行,願眾生在修行精進中尋得喜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