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23
危機管理
“危機管理能夠建立一道保護層,使得企業很少會兩次經受同樣的災難。”
——傑克·韋爾奇
概述:
韋爾奇認為危機是不可避免的,它總是會出現,而且危機一旦爆發,事情會變得非常糟糕。“那種感覺簡直就像是房子著了火,而你卻不能夠逃出來一樣難受。”當然,韋爾奇也認為任何危機都是可以得到妥善處理的,“大火最終都會漸漸熄滅,而且是因為你的努力而平息。”最重要的是幾乎每一次危機之後,企業都會得到一個提升,“周圍的一切看上去比以前更美了”,就像詩句中所說的那樣:“歲月似乎從來都是這樣,壞日子之後是好日子。”
但是任何危機都不會主動“熄滅”,領導者必須掌握管理危機的能力。
對領導者來說,應對危機通常是職業生涯中最痛苦、最令人煩惱的經曆,在那段時間內,他們總是憂心忡忡、徹夜難眠。
要妥善管理危機,領導者首先要具備出色的平衡能力。一方麵,他們要利用已經知道和掌握的一切進行分析並解決危機。——熄滅危機的火焰通常需要領導者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麵,你必須在一個相對冷靜的狀態下進行這些工作,最好臉部保持輕鬆和若無其事的表情。很多領導者會忽略這一點,當危機在企業內部流傳和滲透時將出現異常糟糕的狀況:員工們會陷入憤怒、擔心乃至逃避之中,這樣的直接結果將導致公司的業務癱瘓。即使是所有的人都已經知道了危機,領導者也應該不斷傳達戰勝危機的信心,而非恐慌。
——在擺脫危機的煎熬中,這種平衡無疑顯得對領導者有些殘忍。但是,優秀的領導者都是在這一過程之中成長起來的。事實上,令領導者更為難受的是,在危機之初他們總是不會得到完整的信息。領導者往往總是最後一個知道“噩耗”的人。而且解決問題的辦法也並非隨時都可以找到。
很多人都希望尋找到一個通用的管理危機的方式,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每一次危機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很多危機關係到企業外部的種種因素,這使得危機處理的難度會很大。
當然,韋爾奇也告訴了我們一個與危機管理有關的道理:一旦某個企業處理過某類危機,那麼它基本上就不會再經受這類危機。
要點:
1、管理危機的前提條件是了解危機時如何誕生的;
2、危機總是會結束的,關鍵在於領導者麵對危機的態度;
3、沒有普遍適用的微機管理方式;
4、處理危機時要保持冷靜,以免引起企業內部的恐慌;
5、危機不是瞬間形成的,最高明的危機管理是控製危機的起源;
6、準備迎接下一次危機。
行動指南:
我們都知道要解決問題首先要知道問題是如何發生的,危機管理同樣如此。因此,韋爾奇首先與我們分享了危機是如何萌芽、發展以及結束的。
首先,韋爾奇告訴我們:“危機通常就隱藏在你的身邊。”他認為當有人攔著你問你是否知道某個問題,或是當你收到告訴你出現了一些不合常規的事情的郵件時,危機可能已經發生。
當然,很多時候危機也有可能是由某個單一的事件引發的。例如埃克森石油公司的油輪在阿拉斯加海麵上斷裂,導致數百萬加侖的原油被傾瀉入大海。
其次,韋爾奇認為大多數危機都不是突然爆發的,而是一點一點地暴露出來的。很多公司因產品質量而引發的危機都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很多時候,問題早就發生,隻不過一些企業報存僥幸心理,直到一天紙實在包不住火的時候,才不得不承認自身犯了錯誤。然而此時,往往事情已經惡化到令人難易接受的程度。2008年發生的牛奶事件正是如此產生的,同樣,2004年默克公司的藥品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也是如此。
最後,韋爾奇用滾雪球來形容危機:危機在露出苗頭之後,像雪球一樣從山頂向下滾,在滾的過程中雪球的重量不斷增加,速度也會加快,可怕的是我們往往不知道它最終會停在哪裏。當然,一旦它滾到山底必定會停止。
危機在發生之前總是會有苗頭的,除非是由風暴、地震、海嘯等天災所引發的災難。危機管理的根本就在於及時發現苗頭,並將危機扼殺在搖籃之中。——關鍵點在於預防危機。
預防危機的方法主要有五種:
1、嚴格控製;主要針對公司內的財務紀律和會計製度,輔以強大的內部和外部審計程序。很多公司財務危機的發生都是因為缺乏嚴格的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