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後記(1 / 1)

一個充滿文學激情和新聞感覺的報告文學作家,不可能在你生命允許的每一分鍾內停止關注社會、停止寫作生涯……這就是我們的時代給予了今天的報告文學作家的一種財富和生命的不懈推動力。你可以耗盡精力,你可以縮短壽命,但你不能不滿懷激情地一次次投入火熱的生活,采擷鮮活的素材,進行緊張的創作——像戰士對戰爭勝利的渴望一樣。我真不知自己什麼時候能夠減弱這種對報告文學創作的激昂情懷,我太熱愛和適合報告文學了,報告文學使我丟失了生命中的許多寶貴東西,又使我拾回了更多的精神財富和心靈的滿足——這種財富和滿足就是作品發表後在;廣大讀者中得到了回應。寫梁雨潤即是一例。我曆來主張,報告文學必然具有“報告”的對象與“報告”的效果。

一部報告文學,我們檢驗它優秀與否,如果不考量讀者和社會及市場對它的反饋,就將失去這一文體本身的意義。沒有讀者和沒有影響麵的作品,首先就已失去了報告文學應有的文本功效,獲再多的獎也沒有任何用。同樣道理,不能一版又一版地發行、被一批批讀者長久閱讀的作品,也不可能稱得上是優秀的報告文學,更無須去談論它的“文學性”了。在各種媒介大膨脹、大發展的今天,報告文學越來越被近似的文本樣式(如電視中新聞和“紀實”類的東西)所擠壓,報告文學的創作麵臨著更加艱難的形勢與發展態勢。報告文學又因它獨特的新聞材料所構成的基本內容,常常容易被電視與報紙的新聞所趕超和克隆,很自然地被公眾淡化與漠視。

如果加上創作本身存在的問題,報告文學毫無疑問將麵臨“死亡”的境地。為了這一文類的不“死亡”並能重新散發獨特魅力,我們隻有靠比從事任何文學類別的作家和新聞記者們付出更多的勞動與高超的智慧去實現。我們不可能有那些具備越來越完備的現代化手段的新聞記者們的強勢條件,也不可能有小說家和詩人們那樣悠閑瀟灑的生活方式,報告文學作家是衝鋒的戰士,是馳騁的騎士,是生命驛站上的趕路人!

我們永遠疲勞,我們永遠激情,我們永遠年輕,我們才可能永遠保持其文體的存在價值與創作這一文體的意義!

這是讀者對報告文學作家的要求和文體自身所決定的。今天的人民依然非常願意看優秀的報告文學,非常喜歡看那些與他們現實生活緊密聯係的報告文學作品,我因此而繼續狂熱地熱愛報告文學,並願意寫更多梁雨潤式的人物,寫偉大時代出現的那些激動人心的重要事件。我熱愛報告文學就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