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3 / 3)

第5章 巧妙贏取上級認可(14)

BAI一臉固執地望著經理,辦公室裏能幹麻利的小姑娘都被經理的嗓門嚇得麵如土色。經理強調著她的邏輯,BAI堅定地拒絕著。經理有些不耐煩,想迅速結束這個爭論,就問BAI:“那你的決定是什麼?”她毫不猶豫地說:“我的決定就是我還是不會按照你的想法做!”“哼,厲害呀!”經理心想,索性刨根問底地問她的邏輯,仔細聽下來,覺得很有道理。經理也看得出在每個細節點上,她都做了很多分析。在她的堅持下,經理看到了一個在自己和她的方案之上的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

經理走到BAI麵前說:“你知道嗎?我最喜歡的就是你那股子堅持己見的勁兒。如果你隻是簡單地聽從了我的意見,我不會那麼佩服你。正是因為你總是有你的原則,讓我有了更多的思考,看到了更全麵的角度。”BAI說:“那我給你提個意見啊:你能不能不要衝進來就那麼大嗓門地說話?我是不怕你的,但你別把旁的小姑娘嚇壞了……”

這真是職場的一件趣事。經理性情雖急,卻不失理智。一場爭吵並不帶惡意,一方刨根問底,一方固持己見,毫不相讓。看起來是一場爭吵,實際上是一場特別的討論。如果職場老板中多些這種性情中人,工作中倒也有一番樂趣。不過,這可能是女上司和女職員之間特有的故事。

貞觀元年,右仆射封德彝為檢點使,檢點府兵。因為兵力不足,封德彝提議把十六歲以上的中男也檢點入軍(在唐朝,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叫法,為國家承擔的責任也不一樣。新生為黃,黃口小兒就指這個年齡;四歲為小,四歲就是小孩了,在戶籍冊上要注明。到了十六歲,就是中男,是半大小夥子了。二十歲為丁,就是成年人了。二十歲就要承擔國家的兵役)。現在既然形勢所需,皇帝就同意了封德彝的建議。但敕書連發了三四次,此時主管門下省的魏征就是不簽署同意,上奏提出的反對理由大概就是中男身體沒有長成之類。封德彝也不示弱,說中男也有長得很強壯的。

太宗於是大怒,繼續出敕,魏征還是不簽。唐太宗沒辦法,隻好把魏征和門下省負責人王 都招來開會。太宗聲色俱厲地說:“中男要是身形矮小,自然不會點入軍中。若體貌魁偉,當然可以征發。你這麼固執,簡直不可理喻!”魏征正色說道:“竭澤取魚,非不得魚,明年無魚。”魏征此言是從國家的長遠利益來看待征兵問題,意思是不能把年輕人都點了兵,都點了兵,賦稅怎麼辦?以後再需要征兵怎麼辦?不能把人力一下子用完啊。國家治理要有長遠規劃,不能隻看眼前。道理很簡單,一討論就明白了。太宗最終下令,禁止下發這個文件,還獎賞了魏征和王 。

這也是一場君臣之間的討論,屬下一方是魏征,一個似乎分不清尊卑、固執己見的人。但實際上,魏征之所以敢於堅持,因為他站得高看得遠,他的話有說服力。

第5章 巧妙贏取上級認可(15)

唐朝特別是太宗時期的理性行政是政治清明的一個突出表現。除了太宗本人非常開明以外,在製度上也比較完善,突出的一點就是設立了門下省這個審核機構。門下省的工作就是審核皇帝的命令,看它對與不對,對了就發給尚書省執行,不對就駁回起草詔令的中書省。魏征的意見之所以總是那麼多,就是因為一直到死,他都是門下省的官員或負責人。

現代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