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埸上的術語來說就是一種促銷。市埸的增大,來到縣裏的商人就會越來越多,他們要運走這些竹製品就得雇用縣裏的汽車,住進我們的旅店,吃上我們的飯菜,有可能還會到我們的夫子廟裏看看。
我們縣以前就是因為沒有流動性經濟市埸,所以才會形成了一潭死水。
竹製品隻是我們的魚餌,目的就是讓我們的城裏人先富起來。城裏人比農民腦子要靈光,也有足夠的資金參與代理竹製品,分享大頭的利潤,容易形成後廠前店的特色服務。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能及時追趕上這趟致富列車,銀行係統應該盡快的盤活,以起到相輔相成的應有作用,到時縣裏的稅收自也會水漲船高的了。縣裏財務收入的大幅增長,說明我們走的路子是對的。
隻有積累了一定的財富,我們就可以建廠加工食用嫩竹筍,招募社會藝術家形成藝術氣氛縣城,根椐縣土壤適合種竹子的優勢,把所有可能種上的竹品種補完善,從而形成旅遊目的地。
縣委書記又點了點頭:“洛縣長果然計劃周詳,雖說我不懂旅遊這種新玩兒。但大詩人蘇東坡不是有句名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麼,以這個噱頭倒應能引起人們的興致。”
一、二把手的鴻圖致富大計,下層官員如何不爭相附和、妙點盡出呢?
張村長起床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坐在門口記賬收集些竹什兒,他老一輩是最看不得年輕一輩閑著沒事亂逛,以前就沒少操這個心。現在好了,每家每戶都有了幹不完的活兒,年輕人就算不肯留在家裏編竹活兒,也可以到縣裏押大車走南闖北,見識世麵也是好的。
村長把有毛病的幾個竹籃子還回給手工粗陋的小兔崽子,現在這些籃子漲了差不多一倍價錢,怎麼還敢拿這些破爛來見我?區書記不是一次次強調,上次我們就是因為活工次品而毀了這條生計活路的嗎?這次再從犯不就是像村裏的傻子東了麼!
住在城裏的侄子大車也按時到了村子口,先是把一些籃子還給村長說是商人的退貨,但不是質量的原因,是因為在運輸裝車時壓壞的,算個半價。
村民們把竹製品又裝滿了一大車子,這以前要在地上刨上一整年的票子也就到手了,待會趕個集,給娃添個收音機,給老母親買個人參什麼的補補身子,給孩子他媽來一件從南方運過來的’的確良‘衣服,這日子算是有盼頭了。
可是笑得最得意的,還是要數村裏竹活兒幹得最溜的張大爺了。他是村子裏唯一一位被指定編織一些古怪玩兒能手,上次被指定按圖案編出來的馬兒,聽說是外銷到了歐美去了。
紅毛綠眼的外國人一看到這件竹製馬兒,就喜歡得不得了,立馬就讚歎是件藝術品。藝術品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給國家賺了外彙。嘖嘖,聽說足足賣了一百美金,這美金可是個好東西,人家賣給我們國家機器可不認咱的錢,就認這美金。怪不得逢年過節,高高在上的書記大人也得過來給張大爺請個安拜個年什麼的。
說起這竹縣賺外彙也是有段故事的,那次是一位大學的同學來探望洛衛國。
洛衛國那時對著桌麵上的精美竹編古怪玩兒歎氣,本想靠這些精品來打開高端的市埸,每個竹製品就標價高達二元錢。可是這都是些觀賞的玩兒,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大家都是剛填飽肚子,雅致風高之士甚少,在國內自是一點也不受歡迎。
代理商也都不願意代理這些孩子的玩具,反正放著就是放著,洛衛國見這位老同學甚是喜歡,便一古腦全都送給了這位同學。